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instagram自由联盟 - 开心万岁!

  • 分享

    小学生网上忙“偷菜”沉溺游戏恐成祸害

    12240QQ 2009-11-06 05:34
     打开父母的QQ、查看好友种植作物成熟的精确时间……“农场偷菜”、“抢车位”等网络虚拟生活,在深受白领阶层欢迎之余开始逐渐蔓延,向小学甚至幼儿园渗透。

      小学生:先忙“偷菜”再做作业

      “妈妈,让我帮你去农场收菜吧?”

      这段时间,10岁的小凯放学后总是匆忙赶回家,一到家就急于帮妈妈“干活”。只见他迅速打开电脑,进入妈妈的游戏“农场”,先收获“蔬菜水果”,再把其他好友已经成熟的所有“作物”偷个遍,干完“活”才开始做功课。

      “争车位”、“农场偷菜”的网络虚拟生活,成为众多职场人工作之外的重要内容,而随着一些年轻父母的热衷,这些富有趣味、操作简单的模拟游戏慢慢蔓延到小学生、幼儿园的小朋友当中,这些小家伙们也迅速成为资深的玩家。

      小凯说:“只要家里有电脑,我们班的同学都在玩偷菜的游戏,为了多赚钱还可以偷爸爸妈妈的菜!”说到这,小凯顽皮地做了个鬼脸。

      他打开的自己QQ告诉记者:“这个是同学,这个是姑姑、姐姐……”虽然他的好友还不到10个人,但个个都是“菜农”。只要他认识的人中玩“农场”,他都会把他们加为好友。平时他在学校上课不能“收菜”,小凯还让做网络工作的姑姑帮她收菜、偷菜。

      家长:沉溺游戏影响学习 让人担忧

      小凯的爸爸王先生无奈地说:“开始是自己觉得好玩,但没想到孩子对网络游戏更着迷,这些游戏肯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由于王先生平时总外出,虽然家里规定小凯只有在周末才可以上网,但王先生经常出差,一离开家,小凯就死缠着妈妈软磨硬泡,妈妈心软就依了他。有时妈妈不同意,他还趁妈妈不注意时偷偷溜到电脑前“辛勤劳作”一番。

      王先生还告诉记者,他一个同事的孩子豆豆,才上幼儿园,但坐到电脑前玩起偷菜”游戏,俨然一副农场老手,甚至有一套自己的耕种方法。4岁的豆豆不仅知道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菜、偷菜、而且还知道同时打爸爸、妈妈的QQ号,往自己的菜地种野草、除虫就可以更快地增加经验值。

      在网上有过这样的报道:两个读五年级的小学生,因不理解父母在农场“偷窃”的情形,误以为“偷”很正常、很开心。于是,两个孩子偷偷地从家中公用小金库里“偷”走了100元钱,“准备到学校请同学一起花,体会一下受同学欢迎的感觉。”

      也有家长认为,游戏让孩子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懂得了劳动的意义,明白了生活需要靠双手去打造。在收获果实的同时,也能与他人共同分享。但绝大多数的家长还是希望孩子远离网游。除了怕浪费时间,影响孩子视力,家长们担心这些网络虚拟社区所传递的价值观取向。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幼儿园的孩子玩“农场”游戏并不鲜见。在幼儿园接孙子的李爷爷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网络毕竟有孩子可以学习的东西,对智力开发也有好处。而且天气冷了,孩子在家上网总比去院子里玩让人放心。”看来,李爷爷对孙子上网持支持态度。

      李爷爷的话还未说完,同样是来接孩子的张奶奶则摇着头说,由于女儿和女婿工作忙,今年四岁半的小外孙平时就由她来照看。但放学后,孩子不是先写作业而是一进门就开电脑,有时候玩到很晚还不肯睡觉。没办法,管也管不住。

      专家:家长以身作则 不可过分打压

      无论是幼儿还是小学生忙“偷菜”,究竟是玩物丧志还是学习娱乐两不误?

      据今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4次调查报告统计,过去的一年里,我国10岁以下网民从0.4%增长到0.9%,总数大约在300万人左右。其中,有17.3%的小朋友表示经常上“儿童社区”。这份统计还显示,有67%的家长限制孩子上网玩游戏,超过半数的家长反对孩子网上聊天交友,网上购物遭到47%的家长反对。

      省城一小学负责教语文的张老师认为,对于网络游戏,作为家长,首先应该以身作则,其次要对小学生、幼儿的兴趣爱好进行培养、倡导,不可过分打压。同时,“种菜”“偷菜”并没有部分家长所想象般“罪大恶极”,但也不能让孩子过分沉溺其中。

      来源:山西新闻网
    回复 
涂鸦板
插入图片
  插入   删除
+增加图片 只支持 .jpg、.gif、.png为结尾的URL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