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instagram自由联盟 - 开心万岁!

  • 分享

    “偷菜游戏”里的意识形态

    12240QQ 2009-11-06 05:42
      前两天和同事喝酒,他调侃说家里三口人就有两位在每天忙着种菜和偷菜。原来,同事的妻女分别被网络种菜游戏所俘虏,一门心思想着如何通过偷别人“地里”的菜发家致富。他觉得长此以往,我们传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会被这款游戏所颠覆。下面这则报道,从一个印证了同事的担忧。
        河南民权26岁女子李艳,半夜起来上网偷菜惊醒丈夫,10月16日凌晨被丈夫赶出家门。原来,她迷上了一款名为“QQ农场”的网络游戏。用户在网上种植农作物,作物成熟后如果玩家不及时收进仓库,就会被朋友摘去,卖出作物可获得虚拟金币。用户级别越高,能种植的作物越珍贵、越值钱。(《东方今报》10月17日)
        人的精神需求具有多样化的特征,网络游戏可以给一些人带来乐趣,商家看好网络游戏软件的开发,这是网络游戏的积极意义所在。只是不少人没有留意,游戏也是社会教化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游戏里也包含着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游戏软件的设计者通过游戏规则间接地向玩家灌输某种理念。以种菜游戏为例,对于绝大多数住在钢铁森林里的城市居民来说,拥有自己的一片菜园几乎是一种奢望,现实生活中无法兑现的事情,虚拟的网络可以帮你圆梦。在网络空间里模仿农民(菜农)种菜,这原本是个非常不错的创意,既可以让城市居民懂得盘中菜肴的来之不易,也可以了解种菜的大致程序。遗憾的是,种菜游戏软件的设计者走向了一个极端,为了吸引网民参与到该游戏中来,将人性中恶的一面给放大了,鼓励“网络菜农”偷菜,以提高自己的级别和身份。这种导向,也许设计者纯粹处于自利的考虑,扩大游戏软件的推广,问题在于这种导向无形中教唆游戏玩家养成偷窃的习惯。报道中被丈夫赶出家门的那个女士,一到半夜便惦记着别人的“菜园”,窃心不已,半夜不到自己菜园转悠一下睡不舒坦,不想法去别人“菜园”里猎取点不义之财心也难甘。这样的心态,表面上只是一种游戏,实际上却是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将做人的基本原则给改了道。报道借用网友“岁寒心”的话说,明明知道只是游戏,“但还是忍不住天天守着那块地”,有时候菜在半夜成熟,就等到半夜,然后到朋友地里偷一圈才能睡着。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习惯,成为自己血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会不会有朝一日在现实生活中实践一把,没人说得清楚。即便不会付诸实践,但偷菜光荣的思维若是成型,整个社会将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真的难以估量!
        游戏无戏言,戏言非游戏。有人说,“偷吧偷吧偷吧不是罪,我要让你偷得身心疲惫,最后捞个夫妻成仇,事业荒废,这样到底累不累?”其实,那些痴迷种菜、偷菜游戏的玩家们只看到了该游戏的刺激,而没有想到对自己思想深处的诸多不良影响。一个全民以偷菜为乐趣的民族,前景是何等的危险,只有未来知道!
    回复 
涂鸦板
插入图片
  插入   删除
+增加图片 只支持 .jpg、.gif、.png为结尾的URL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