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jiazheyiba的instagram日志

jiazheyiba的主页 » TA的所有ins日志 » 查看ins日志

人脉·培训·情绪·沟通

已有 519 次阅读  2013-05-08 17:14   标签培训  情绪  relative  normal  style 

   培训,是做什么的呢!如果将词掰开来看,就是培养和训练。培训应该以什么为目的?我想,培训不是为了展示自己,而是为了成就别人。所以,做培训的人,首先是一个利他的人,一个愿意帮助别人的人,一个有耐心有爱心的人。如果没有这样的境界,没有这样的追求,做培训就成了赚钱的工具,就成了追逐名利的手段。我猜测,喜欢做培训的人一般是愿意展示自己的人,如果以助人成长的方式展示自己,就无可厚非了。所以,想做培训,就要牢记:做培训是为了让他人变得伟大。用成就别人的方式来成就自己,在成就别人的过程中成就自己,这样的人生,应该是很有价值的!

具体到培训本身,以此为宗旨,就能做到以学员为中心设计课程,时刻记住学员的感受最重要,时刻记住学员才是真正的主角,这样就会下大力气提高课件质量,提高授课和训练质量,让学员易于接受,有更大的收获。

那么,培训就是“在成就别人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一种方式。”

再说人脉。

“脉”字之义,如果与“络”相连,则有“网”的含义。如果与“矿”相连,则有“资源”之义。如果与“经”相连,则重在其“通畅”。如果与“搏”相连,则是一种周期性的律动。如果两字重读,则成了脉脉含情之义,重在有感情。所以,可以将人脉理解为人际网络,人际资源,通畅非常重要,要重情,是一种周期性的运动。

既然是网络,就需要去编织;既然是资源,就需要去开发。而无论是网络还是资源,都需要精心维护。维护时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周期性地维护,定期地维护;二是要投入感情。最终的目的就是:人脉要通畅。

原则性的东西理解了,具体方法要关注三点:

一是“走亲走亲”。这是一句中国的地方谚语,意思是说亲戚之间要常常走动,越走才越亲,简称“走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亦然,离得近的要常走动,离得太远的要常联系。现在联系的工具这么发达,不用真是可惜。发个短信,发个微信,打个电话,上个QQ,举手之劳而已。走动的因由可以是逢年过节的探访,日常的拜访与聚会,还有曾国藩强调的“有喜必贺,有丧必吊”。

二是要有一根“线”。既然是网络,就要穿针引线。要有一个线索,能让大家不得不经常联系,这是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这个线索可以是一件事,可以是一个活动,可以是一个组织。

我在淄博工作了近二十年,各个地方都有老乡,可以说人脉资源丰富。但这么多年,我四处游走,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线索与太多的老乡交往。幸运的是,认识几个老乡,都是很可靠、经得住检验的那种人。我跟老乡聊天了解到,他们之间除了老乡聚会之外,日常的交往也不是很多。我就说,我们一定要找一个线索,把这些老乡们串起来,大家越走越近,而且还可以共同做一件事,共同受益。人脉是越用越丰富,越用能量越大,不用就会生疏,就会荒废。几个老乡都深以为然。

各类活动和组织与是扩大人脉的好方法。如各类老乡会、驴友会、同学会、商会、读书会、无线电协会、各类会所、派对等等。无论是什么活动和组织,其实都满足了人类作为群居动物的特点和需要。

一言一弊之,总要有个由头,把人聚在一起。

三是自己要有“用”。打铁还须自身硬,自己有价值,别人才愿意靠近。自身的价值越大,散发的能量越大,影响力越大。“穷在路边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那天我们几个同事外出,一个同事感叹说,老板的亲戚这么多,就是这个道理。世态自古如此,人心向来没变,感慨基本只是感慨,倒不如努力去做那个有远亲的人。

这么说,好象是一种势利。那么,换一种说法,要想做一个对社会有更大用处的人,我们也应该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所以,很多事情,换个角度,心里就舒服多了,而且,换个角度,境界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就象父亲问儿子,长大了想做什么呀,儿子说,想挣大钱,娶美女,父亲大怒。儿子于是换了个说法,我长大了想干一番事业,收获爱情,父亲大喜。虽说是个笑话,其实告诉我们,换种说法,其实境界是完全不同的,虽然从表面看,结果差不多。

有人说,我无权无势无钱,如果有价值啊。其实,对价值这两个字,不可狭义地理解。每个人总有自己的优势,没钱没权没势,我可能有力气,很勤快,很敬业,很善解人意,有一个很牛的亲戚和朋友,懂礼敬老,做事很用心等等。这些,都可能带给别人帮助,对别人有价值。

还有人说,我这些也没有。那,就想办法有吧。

四是学会“分类”管理。人际网络就是一张网,有不同的网格。可以用“圈”来标识。这些圈可以用不同的分类标准来分,虽然我们一般不去明确地找标准,但心里也清楚这个人与自己的关系定位,一旦定位不清,言行就会失准,就可能损害与此人的关系。比如说冯仑说过,一个人一生中可以张口借钱的,不超过八个人,我是深以为然。如果我们自己不清楚关系的定位,贸然向某人开口借钱,一般会自取无聊。

我自己就有过被别人借钱的经历。这个人是我大学时的老乡,毕业二十年来,只在毕业之初见过一次。忽然在二十年后的某日,收到他的电话,说要借3000块出书,并一再表白自己会还上,只是暂时缺钱。当时我大为错愕,他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为什么还缺这3000块钱呢,就是跟同事开口,一般这点钱也能解决啊。虽然钱不多,但带给人的疑问是相当大的,我想,他就是没有搞清人际关系的定位,所以才开这个口的。

而我一个同事,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忽一日,收到一个二十多年不见的同学电话,说要见面。见了面,聊得不错,过了几天,说要借1000块,借了,过几天还了,再过几天,又借1000块,如此几次之后,最后一次的1000块就没再还,电话也不接了。有时我们无法理解,1000块至于吗,但很多人和事我们是没有经历过的,也是无法理解的。

另外两个同事就不是这么幸运了。给一个同事做了担保,那个同事后来跑掉了(都是教师,按说职业稳定得很),债权人就把担保的同事告上了法庭,弄得我这两个同事头发都白了不少,因为据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这就说明,借钱人没有搞清人际定位,出借人也没有搞清,不懂拒绝,所以,受到了伤害。

分类的方法很多种,比如按有无血缘关系分,有亲戚,有朋友。按共同经历的时间分,有同学、战友、同事。按物理空间分,有远亲,有近邻。按心理距离分,有普通朋友,有很好的朋友,有知心朋友,有铁哥们,有普通的哥们。按位置分,同事中有领导,有同级,有下级。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按亲密程度的感觉做出行为选择的。对可以交心的,我们会分享心里的一些秘密,对普通的,我们可能仅限于点头,有些人,一眼顶一万年,有些人,一生见面无数次,却永远是陌生人。

定期联系的方式上,因为关系定位不同,也宜采取不同的方式。如对同级的朋友,可以拿起电话来就打,而对上级的领导,建议还是发个短信。但无论是哪一级的朋友,如果有机会探望时,当面探望还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人脉之八字诀:走亲、线索、有用、分类。

关于情绪。

情绪管理的书太多了,目的只有一个,叫离苦得乐。如何保持情绪的稳定,真的是一件大难题。如果有一个秘诀,能让人一下子把情绪管理得服服帖帖,估计这个秘诀得价值连城。

宗教讲法门,是指入门的方法、途径。万事皆讲法门,情绪管理也是法门万千。笼统分类,大约三类:

一是接纳,二是消散,三是想得通,四是改变与替代。

这三类方法,归根结底是必须想得通。从心里彻底想通了,情绪也就理顺了。柴静讲宽容,认为宽容不是一种首先境界,而是来自于对事物的深刻理解,我很赞同。而我们经常讲的同理心、换位思考、换个角度看问题等等,都是指想得通的法门。

接纳与想得通也有关系,比如说,遇到有人骂我们,我们会生气,生气实属正常反应,我们就不必再为生气而生气了。这么说不大典型,再举另一例。我们经常用克服和战胜这样的字眼,说要克服恐惧,战胜焦虑等。人与自己斗争是最苦的,就象左手打右手,疼得都是自己,也很难分胜负,倒不如用左手握右手的方式,或者用左、右手互相帮助的方式。

那么,接纳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为一件事苦恼也就罢了,千万别再因为自己苦恼,我们认为自己不应该苦恼,于是苦恼的原因由事情本身转移到情绪本身。就象失眠,刚开始因为有件事想不开失眠,失眠几天之后,我们会因失眠而烦躁,因烦躁而继续失眠。

所以,当我们因为某件事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时,先学会接纳,知道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产生这类情绪,实属正常。这样心态会平和,处理起情绪来,就会更有效。要知道,抗拒只会加强负向关注,增强负面能量。所以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武术是太极,讲求顺势化解,而不是逆势而为,硬碰硬。

我理解的消散则是一些修炼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比如冥想,用冥想,让情绪消散。再比如坐禅。灵修学在这方面有很多独到的研究。

改变与替代也是一些很具体的方法,与前面的方法同样紧密相连。比如用好情绪填满心胸,把坏情绪挤走。比如用积极的行动改变现状。比如采取一些愉快的动作,如伸懒腰、微笑、运动等方法来改变现在的状态等。

说到底,情绪的管理与一个人的阅历、人生修养关系很大。一个有阅历的人,会淡然,因为经历得太多了,凡事就看得清,看得开,就不容易产生小情绪。一个人的人生哲学境界高,对人生有着深刻的理解,也不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但阅历不代表经历,阅历是有历有阅,需要在历的基础上领悟和总结,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人生的哲学境界,提高人生的修养。

关于沟通。

沟通与感觉息息相关。我们常说,先处理态度,再处理问题。感觉好了,一切好说,感觉不好,半句也难啊。叫“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些都是沟通的基本道理。

沟通要有效,九个字:目的性、受尊重、有收益。

任何沟通一般会设定一个目的,无论是明确的还是模糊的。找几个朋友喝酒打牌,也是有目的的,最低也是为了大家更开心更愉快。所以,任何沟通之前,都要明确目的,有了明确的目的,言行会更有准头。比如,去跟朋友喝酒,事先告诉自己,是为了更愉快的相处,那么,就会很好地避免可能出现的负面状况,象喝了酒骂架之类的事。

用谦虚的态度,组织好措辞,对方听了很受用,感觉很受尊重,在你这儿很重要,他的感觉就会很发了,就会放下防御,沟通的大门就会敞开。

通过更深入地沟通,对方知道这件事自己会受益,这儿的受益范围很广,既包括物质的受益,也包括精神的受益,对方就会乐于配合,乐于提供帮助。

牢记卡耐基人际交往的九条黄金法则:

一、  不批评、不指责、不抱怨;

二、  真诚地赞美和感谢对方;

三、  引发他人心中渴望(关注对方心中需求);

四、  真诚地关心;

五、  经常微笑;

六、  记住他人姓名;

七、  聆听,鼓励别人多谈他们自己的事;

八、  谈论他人感兴趣的话题;

九、  衷心让别人感觉他们自己很重要。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