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简叔的instagram日志

简叔的主页 » TA的所有ins日志 » 查看ins日志

转载冬春轩文章

已有 19 次阅读  2019-04-23 07:22

孺子磨鏡 麟士織簾(筆雯集)

冬春軒2019423日 星期二 澳门日报(新园地)

孺子磨鏡    麟士織簾

    孺子磨鏡,麟士織簾。

    王勃《滕王閣詩序》:“徐孺下陳蕃之榻。”榻是普通的一張床,沒有甚麼特別的地方。但經徐孺睡過,於是成為千古名床。《後漢書 · 徐穉傳》:徐穉,字孺子,南昌人,為後漢時高士。又説:陳蕃,汝南人,字仲舉,官豫章太守時,不接待賓客,唯獨給徐穉專設一榻,穉一去就把榻掛起來。徐穉家貧,躬耕而食,朝廷多次徵聘,不仕。説到他磨鏡,並非他的正職,只因籌措上路盤川,聊操此業而已。古代以銅為鏡,須常加磨治使明,因有磨鏡為業者。《北堂書鈔》一三六〈鏡〉:“磨鏡取資。”《注》引《海內士品》:“徐孺子常事江夏黃公,黃公薨,往會其葬,家貧無以自資,以磨鏡具自隨,每至所在,賃磨取資,然後能達。”

    有了以水銀鍍在玻璃片上的鏡之後,磨鏡這種工藝便從此消失。而消失的東西不單止磨鏡,連木屐都消失了,皆因有了膠拖鞋。不過在低地國的荷蘭,今天仍有木屐製造廠,所產各款花式木屐已不是主流的步行用具了。我國的木屐,底有二齒,以行泥地。《急就篇》:“屐屩麤羸窶貧。”屩,是麻做的鞋,,即。同樣是木麻鞋,把這些東西置諸麤(粗糙)、羸(瘦弱)、窶(貧陋)之列,可以想像木屐的“身價”。

    説起磨鏡,為甚麼又説木屐?原因是故事的主角沈麟士由他的木屐引致啼笑皆非“笑談”。沈麟士南朝齊吳興人,家貧,織簾誦書,口手不息,負薪汲水,并日而食(兩日吃一日之糧),終身不仕,人稱織簾先生。話説,沈麟士於途中,鄰家認為沈穿的那雙木屐是他的,心想:沈這麼窮,木屐一定是偷來的。沈處此情形,二話不説把木屐脫下交與鄰人,自己只有赤腳回家。然而事實終還他一個清白。後來鄰家發現自己的木屐沒有失去,於是把木屐歸還於沈。

    沈麟士雖貧,然品學兼優,僕射何尙之命其子跟隨他學習。後歸餘杭山中,從學者數百人。

    冬春軒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