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简叔的instagram日志

简叔的主页 » TA的所有ins日志 » 查看ins日志

转载冬春轩文章

已有 19 次阅读  2019-07-16 06:45

多病所需唯醫藥(筆雯集)

冬春軒2019716日 星期二 澳门日报(新园地)

多病所需唯醫藥

    生活要素,指的是:衣、食、住、行,竟然忽略了“醫”。這並不是認為“醫”不重要,蓋古時沒有“醫”,有的是“毉”。易言之,所謂醫者,不外是女巫。古代稱能以舞降神的人,在男曰覡,在女曰巫。巫而為“醫”者,詐騙而已。《論語 · 子路》:“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作巫醫。’善夫!”這句話是説:“人假如沒有恆心,連巫醫都不配做。”可見巫醫是極其低賤的“職業”。

    醫、毉根本是兩種不同的事物,醫者救人,毉者騙人。《唐六典》十四:“醫生四十人。”〈注〉云:“後周醫正有醫生三百人,隋太醫有生一百二十人,皇朝置四十人。”因肄業官學習醫,故稱醫生。醫生是救死扶傷的工作者,譽之為“功同良相”,良相醫國;良醫醫人,而國以人為本。醫生這行業受到人們敬重,所以病癒者稱之為“再生父母”。

    “醫”納入生活要素中,合情合理,更合乎生活的需要。讀杜甫《江村》詩:“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畫紙為碁局,稚子敲針作釣鈎。多病所需唯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杜甫老了,沒有甚麼要求。不過,“多病所需唯藥物”。藥物,指的是醫療。把杜甫的生活比諸今日澳門的我們,用大眾語言來説,是“蚊髀與牛髀”,合法的澳門居民所享的福利,可以説是羨煞旁人,而醫療福利,政府所做到的可謂“仁至義盡”。報載本澳已成立醫學專科學院,統一現行的培訓工作,這些醫生成為院士,他們或到外地如香港、內地、新加坡、台灣以及英美等地實習培訓,為澳門居民**的中流砥柱。

    澳門庫房投放的金錢,這一筆用得最漂亮,最實際。可以效杜甫説一句:“微軀此外更何求”矣。調寄《十六字令》,詞云:

    醫,**源最得宜。人長壽,老病有扶持。

    冬春軒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