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简叔的instagram日志

简叔的主页 » TA的所有ins日志 » 查看ins日志

转载冬春轩文章

已有 2 次阅读  2024-04-09 10:26

肉食者鄙詢于芻蕘(筆雯集)

冬春軒202449日 星期二 澳门日报“新园地

肉食者鄙詢于芻蕘

    仲尼有言:“禮失而求諸野”,方今去聖久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猶瘉於野乎!野,是指不在位者。曹劌很不客氣地說:“肉食者鄙。”顯然是看不起在朝之士。

    甚麼人算是“野”?《詩 · 大雅 · 板》:“我言維服,勿以為笑。先民有言:詢于芻蕘!”《詩》是說:“我說都是事實,勿以此為玩笑。古人有言:請教于樵採者(割草之人)。”

    “先民有言:詢于芻蕘。”這句話被引用於王符的《潛夫論 · 明闇第六》:“國之所以治者君明也,其所以亂者君闇也。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闇者偏信也。是故人君必兼聽,則聖日廣矣;庸說偏信,則愚日甚矣。《詩》云:先民有言,詢于芻蕘。”文章是說:國家之所以太平,是因為君主賢明,國家之所以動亂,是因為君主的昏庸。國君之所以賢明,是因為多方面聽取意見,之所以昏庸是因為只信某些人的讒言。人君如果開拓心胸,廣泛聽取意見,就會一天比一天聖明。相反,偏信讒言邪說,就會一天比一天愚蠢。文章至此,引用了《詩經》這句話:“先民有言,詢于芻蕘。”

    據說堯舜之治,闢四門、明四目、通四聰,是以天下輻湊而聖無不照。即是說堯舜治國,是打開明堂四方的門,因此四方的情況都看得一清二楚,四方的意見也聽得周遍,因此天下人心像車輻會聚車轂一般歸向君主,而君主的聖明沒有照耀不到的地方。

    芻蕘作為名詞是樵採者,如果用作形容詞,它又可作淺陋的見解,多用於自謙。劉禹錫《為杜相公讓同平章事表》:“輒思事理,冀盡芻蕘。”

    冬春軒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