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简叔的instagram日志

简叔的主页 » TA的所有ins日志 » 查看ins日志

转载冬春轩文章

已有 398 次阅读  2013-12-13 12:03   标签文章 

李翠蓮說聲再見(筆雯集)

冬春轩: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澳门日报“新园地”

 李翠蓮說聲再見

    從新華社發放的圖片中,見到一張祖孫三代“惠安女”在惠安女民俗風情園,用傳統的工具為遊客展示搗米的過程。搗,也作擣。這動作是捶。我們廣東一帶很少說“搗米”,一般說“舂米”,這是習慣。

    舂,這個字的結構從“臼”,是舂米器具的一部分,用以盛載須舂的榖物,承受舂鎚的捶擊。臼以花崗石之類鑿成,狀似大碗,嵌入於地上,稱之為舂坎。《詩 · 大雅 · 生民》:“誕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寫出舂米的程序:從舂坎裡舀榖米,用簸箕簸除糠粃,經過篩蹂等工序。舉凡舂米、舂粉,都是為了祭祀的前期工作。

    舂米的工具,舂坎(臼)只是其中的一個部件,整個舂米器有個專有名詞,曰“碓”。《說文》:“碓,舂也。從石,隹聲。都隊切。”粵語稱之為“錯對”的“對”音。漢字象形,也象聲。隹,音追,是雀鳥,碓,正像一隻石鳥。碓的構造是利用槓杆原理的“支、重、力”三點,此所謂“四両撥千斤”。朱駿聲曰:“舂以手,碓以足;舂,掘地為臼,木為杵,碓則以石。後世又有水碓、水磑。”舜徽按:“碓,猶搗也,謂用足踏碓擣粟使脫皮也。”

    《太平御覽》卷七六二,引漢桓譚〈新論〉:“宓犧之制杵舂,萬民以濟。及後人加功,因延力借身重以踐碓,而利十倍。又復設機關,用驢、驘、牛、馬,及役水而舂,其利乃百倍。”這些記載都說明了“碓”的形狀與運作之動力。《清平山堂話本 · 快嘴李翠蓮記》的李翠蓮自道:“推得磨,搗得碓,受得辛苦吃得累。”時代進步,如今沒有“碓”這樣的工具,甚至連“碓”字怎讀都已遺忘。能幹的李翠蓮消失了。換來的是:“酒能,人怕累,少做工夫多要水。”致令很多行業慨歎勞動力短缺。這就是社會迅速發展的代價。(注:,音軍隊的“隊”。)

    冬春軒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