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简叔的instagram日志

简叔的主页 » TA的所有ins日志 » 查看ins日志

转载冬春轩文章

已有 262 次阅读  2014-01-04 09:21   标签文章 

一個“化”字(筆雯集)

冬春轩:2014年1月4日 星期六 澳门日报“新园地”

    一個“化”字

    二○一四元旦,台北市舉辦漢字文化節,一百三十位書法界及台灣其他領域的人士會聚圓山大飯店,寫下新年的祝福。

    包括馬英九在內的十個人,每人一字,共同寫下“漢字傳文化,台北耀古今”十個大字。

    當時,馬英九大筆揮毫,寫了一個“化”字。俗語常說:“做人要化”。斥責那些墨守繩規,一成不變的,會說:“你都唔化嘅!”化,大概表示靈活,懂得應變,特別在思想上得到開放,此之謂“化”。《莊子 · 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這是轉化。

    佛家有“化人”一詞,梵語稱為Kulaputra-nirmita(謂善男子的化身)。天台宗智顗以為,釋迦一生說法,就其內容來硏究,可分四種:藏敎、通敎、別敎、圓敎。此所謂“化法四敎”,這亦表示一智慧境界的進升歷程。

    《老子》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鎭之以無名之樸。鎭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這裡的“化”是指化育,自化,即自我化育,自生自長。《老子》說:“道,永遠是順任自然的,然而沒有一件事不是它所為。侯王如果能守持它,萬物就會自生自長,自生自長而至貪欲萌作時,我就用‘道’的眞樸來鎭住它,用‘道’的眞樸鎭住它,就會不起貪欲。不起貪欲而歸於安靜,天下自然上軌道。”

    《老子》主張無為而治,這是說凡物須順其自然。無為,其實是不妄為。如果人民生活,凡事都受到限制監管,這並不是《老子》說的“無為”。還有,如果貪欲萌作時,以“道”的眞樸來鎭住它。拙文一連兩天談的正是“道德”問題。如今道德已成為瀕危物品,那麼該以“無為而治”,還是“有為而治”?確實是一個不易解答的難題。可以說:“睇化了!”

    冬春軒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