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简叔的instagram日志

简叔的主页 » TA的所有ins日志 » 查看ins日志

转载冬春轩文章

1已有 133 次阅读  2018-09-14 13:19

隆貧曬腹 潛懶折腰(筆雯集)

冬春軒2018年9月14日 星期五 澳门日报“新园地”

隆貧曬腹   潛懶折腰

    隆貧曬腹,潛懶折腰。

    佐治,這名稱聽起來有點“洋味”,一般人以為這是洋名George的中譯。為甚麼不説“George”是中名“佐治”的西譯?這爭拗其實不必,蓋西人固有“佐治”,而中國也有“佐治”,這佐治姓郝,如果寫作“郝佐治”,他就百分百是中國人;倘寫成“佐治郝”,他的國籍就値得商榷了。郝佐治是郝隆之字,他是晉汲郡人(今河南汲縣西二十里)。曾任桓溫的參軍,題中的“隆貧曬腹”,正是他的故事。

    唐釋貫休《田家作》詩:“只向堦前曬背眠,赤桑大葉時時落。”曬背,在於取暖;《世説新語 · 任誕》:“七月七日,北阮盛曬衣,皆紗羅錦綺。”所曬者皆錦衣華服,表面看來是曬衣,實則“曬命”,乃炫耀富貴,而郝隆(佐治)則曬腹。説“隆貧曬腹”,説他“貧”,只是金錢之缺乏。其實他有富的一面,他的富盡在他的腹中,因為他腹中滿載詩書典籍。《世説新語 · 排調》三十一節:“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問其故,答曰:‘我曬書’。”〈排調〉第三十五節也是郝隆的故事:“郝隆為桓公南蠻參軍,三月三日會,作詩,不能者罰酒三斗……”説三月三日修褉聚會,大家作詩,作不出者罰飮酒三斗。郝起初交白卷,被罰,喝了酒之後,於是揮筆寫下一句:“娵隅躍清池。”桓公問他:“娵隅何解?”答道:“南蠻把魚稱為娵隅。”桓公説:“為何用蠻語?”答曰:“千里投公,始得一蠻府參軍,那得不作蠻語也!”

    郝隆話中有刺,嘆職位低微,而“蠻府參軍”更是次人一等,自己千里來奔,不受提拔,淪為蠻夷,那得不學蠻語?顯然,這話是説給桓公聽的。

    陶潛,原名淵明,晉人,入宋後改名潛。唐避高祖諱,又改淵為泉,有時也稱泉明,字元亮,當過彭澤令,任職僅八十餘日。一日,小吏報稱郡中派遣督郵到縣,縣令須束帶拜見。陶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那鄉里小兒!”即日解印綬去,作賦《歸去來兮辭》。顏延年撰《陶徵士誄 · 序》:“故詢諸友好,宜諡曰‘靖節徵士’。”徵士,指不就朝廷徵聘之士。

    冬春軒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