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樱花开了几转?的instagram日志

樱花开了几转?的主页 » TA的所有ins日志 » 查看ins日志

再见了,在东城的那段时光

13已有 496 次阅读  2014-10-31 01:32
       不用再担心校园面积小而不能尽情地徜徉和玩耍,不用再担心12人间男女混住的宿舍所带来的不便,不用再担心后街半夜三更“雷霆咆哮”般的吆三喝四,也不用再担心禁受不住诱惑而无法静下心来学习。8月28号,是学校给我们派发的最后通牒,过了这个暑假,我们即将要搬离东城,前往临桂这个新校区去开荒拓土。虽然说不上东城**好,但对于刚刚熟悉它的我们来说,总有太多太多难以忘怀的刻骨铭心。它就像是一个笔记本,记录着我们书写下来的一段段有些泛黄的故事,随着某一天记忆深处的微风无心吹过,才打翻了一页又一页承载着我们金色年华的那些岁月……


 操场——挥汗如雨的青春

  
 

       “稍息!立正!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操场上同学们正在迈着整齐的步伐,火球似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教官们都在歇斯底里地咆哮着……我们与东城的邂逅,便是从炎热的仲夏,从军训,从这个不起眼的塑胶足球场上开始的。

       “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军训更让我心碎”。初到桂医的那几天,真的让我感受到了命苦的滋味。学校面积小不说,本以为放下高三沉重的包袱到了大学可以肆无忌惮地自由飞翔时,开学的军训犹如晴天霹雳般给了我当头一棒。狭小的空间,黑压压的方阵,严厉的教官,无休止的踏步,以及弥漫着汗水气息的空气,都让我这个异乡人在初来桂医时稍微感觉有点水土不服。

       还好,操练完后,教官让我们先休息一下,拖着疲惫的身躯,我们都累趴在了足球场上。带着来到新环境的好奇,第一次躺在了东城的操场上,这种感觉还蛮舒服的,就像爱哭的小孩子拿到自己喜欢的棒棒糖一样。看着天上时而流动的白云,正准备要小憩一会儿的时候,边上传来了一个声音:“嘿,你也是学预防的吗?你的家乡在**啊?”第一次有人主动跟我打招呼,于是我们便热情地聊了起来,通过彼此的了解,我得知他叫胡会轩,来自浙江的一个县城。由于陌生环境下相遇的亲切感,我们很快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兄弟。

        “休息时间到!马上集合!快快快,不要像个老太太!”恼人的训练又要开始了,正如那聒噪的蝉鸣嚼了炫迈一样,根本就停不下来。于是我们便继续像个玩偶一样,麻木地被一声声口令操控着。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一遍又一遍。偶尔有同学偷个懒散漫地耷拉着脑袋,也会在教官严肃的喝令下立马挺直回了腰板。正是在这种严格的训练下,军训磨练了我们刚来大学时的稚气,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当然了,军训也并不全都是苦涩的回忆。

       每逢到了晚上,便是我们这帮散乱的“游击队员们”最盼望的时候。不仅是因为少了那份炎热骄燥的太阳,而且此时教官也会放低对我们训练的要求,心情好的时候还会教我们唱军歌,讲笑话,跟女生营们搞联谊,一唱一和,好不欢乐。于是,我们嘹亮的歌声以及爽朗的笑声,就在那个八月份的夏季,有微风吹过的夜晚,承载着我们军训回忆的操场上方久久回荡。

       除了军训,操场还是我们升旗,做操的地方。还记得大一时候那扰人清梦的起床主题曲吗?叮叮咚咚的好几次我都巴不得起来直接冲向广播室把那烦人的音乐给关了。也正是如此,每回我们都是睡眼惺忪地顶个熊猫眼慵懒地走向操场。虽然迟到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我们还是习惯在早操广播响起后由走路转向了飞奔,一边跑还一边骂着:“什么嘛,回回都不让人睡个好觉,这早操迟早该取消了!”终于,在同学们的共同祈祷下,加上桂林阴雨连绵的天气,同学们的梦想实现了。到了大二我们一次早操升旗都不用去,应该说以后都没有机会去了,反而听到隔壁四中的广播倒有点不太习惯了。

       更多的时候,学校的操场是我们踢球,跑步,运动的地方。一个个矫健的姿势,一个个进球的欢呼,一个个奔跑的身影,都在落日的余晖下构成一幅最美丽的画面。到了晚上,如果你有空来操场上逛两圈,便会发现这里又会变成另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三五成群大声畅谈的好朋友,相互依偎喃喃细语的小情侣,以及带着儿女来这里散步玩耍的附近居民,在夜晚都会不约而同地齐聚在这个略微热闹的小天地。或**,或晚自习归来,携一两枚好友,买一两瓶啤酒,跑完步后静静地躺在足球场地上,数着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在皎洁的月光下促膝长谈,把酒言欢,也不失为在东城的一大闲情逸致吧。

 

校道——通往未来的足迹


 

       东城很小,小到以至于只有一条校道,连接着前门与后门的距离。实际上你只要沿着这条路从后门走到前门,小小的东城你也就算是逛完了。

       小路虽短,可也并不缺乏热闹。

       记得大一刚入学的时候,还没来得及适应新的生活,学长学姐们就热情满满地来到每一个宿舍去宣传院学生会,宿管会等等各种社团协会。把我们说的是不亦乐乎,年少方刚的我当场就表示要报名,学长学姐们都笑着说我太猴急了,说过几天他们会在校道上摆摊招新,到那时候报名才真正开始,叫我留意一下。

       从那几天起每天下课我都早早地跑到校道上溜达转圈,生怕错过了学生会的招新。结果真的有一天,校道两旁像施了魔法一样摆满了桌子和椅子,此时已是人声鼎沸。各种社团招新的字画,海报和横幅迎风飘扬,学长学姐们也在卖力地介绍着自己的协会,一切仿佛像进入了菜市场一般,大家都摩肩接踵地拥挤在小小的校道上。于人山人海中我还是找到了我们学院的招新地点,把之前已经填好的资料递了上去,寒暄几句后冲学姐扮了个鬼脸笑嘻嘻地走开了。然后又找了几个我感兴趣的协会一一填好自己的名字,想象着一年以后的自己可以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时,心里顿时就乐呵得不行不行了。哪知道一年以后除了被坑走的15块钱入会费和会员们组织不起来的无聊活动外,我啥也没有收获。过了几天校道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一切寄希望于通过协会的锻炼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了。

       校道的两旁栽满了高大整齐的香樟树,繁茂的枝叶总能在炎炎的夏日里给予学子们最为无私的蔽荫。路上的人们总是行色匆匆,每逢放学下课,总能在这条交通要道上看见“一大波僵尸正在逼近”,场面蔚为壮观。偶尔也能看见推着板车在叫卖水果的阿姨,朝着向她走近的学生微笑道:“今天的桃子新鲜喽,小伙/姑娘快过来买两斤吧。”最难忘的场景莫过于每天早读起床后来到侧门买上一份热气腾腾的早餐了,尽管包子的价格已从最初的一块钱两个涨到现在的一块五两个,但排队买包子的人每天还是那么地络绎不绝。两个肉包,一杯豆浆也已成为东城学子们最为标准的早餐组合,一直提供着我们每天早上听课时所需要的能量。

       时光荏苒,一浪又一浪的人潮每天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在这条林荫小道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足迹。我们正是在这来来回回的奔波中长大,斑驳的树影倒映出我们成长的印记,那是光阴的翅膀。在这条不足两百米的校道上,于时光处回眸,循着那些曾经走过的足迹,我仿佛看见了一条正在通往未来的路……

 

图书馆——红袖添香的遗憾 

 
 

       一所大学,最能体现其风格与特色的建筑,非图书馆莫属了吧。而我们东城校区的图书馆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中规中矩的土木结构,毫无亮点的钢筋混凝土石方,若不是建筑最上方写着图书馆这三个大字,外人来了还真不知道这方头方脑的土鳖楼宇居然还是一座图书馆。

       不过对于爱看书的孩子来说,有块遮风挡雨的地方可以静静地汲取着精神世界的养料,其他的外在条件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吧。但对于我这种明知是学渣的料却操着学霸心的人来说,图书馆并不是知识的天堂,而是一个极其磨练人意志的地方。首先没有空调设施不说,一百多号人挤在一个密不透风的楼层里,偌大的教室还只有两台电扇在支悠支悠地转着。我们正是在这种弥漫着汗味的空气中昏天暗地地奋斗着,其中的滋味可想而知。看着学霸们的思想在一点一点地升华,我的身体也在一点一点地蒸发。

       六月天的图书馆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一个蒸笼,可就是这样一个颇为恶劣的环境,还是会有一批又一批的人甘愿成为小笼包,在**的烤验下无怨无悔地等待着发酵。里面的位置也是十分地抢手,毕竟学医这个饭碗也不是那么好端的,医学生独有的那份朝九晚五式的勤劳在图书馆里丝毫不露地体现出来。对于需要经常泡馆的医学生们来说,莫大的痛苦就是每天来来回回地拎着几公斤重犹如砖头一样的书本穿梭在学校的大街小巷中。久而久之,大家便学会了“占地为王”,把图书馆的公共空间变为私有领域。从刚开始大伙用堆成小山一样的书本来战战兢兢地霸占一个“山头”还担心被指责时,“后来居上者”已经演变成只需用一张草稿纸便可宣告“领土”的所有权了。为争抢座位而发生口角的一出出好戏也在图书馆这个寸土寸金的神圣领域上喜闻乐见地上演着。

       在一个洒满阳光的安静午后,走进图书馆,手捧一卷好书,细品一杯香茗,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徜徉。偶尔累了,便放下手中的笔,戴上耳机聆听一曲音乐,在舒适怡人的环境下美美地睡上一觉。醒来后发现周围的人们依然在奋笔疾书地努力着,未免又加快了自己奋斗的步伐,孜孜不倦地为梦想而继续拼搏。这是我没来到大学之前对图书馆所作出的憧憬与向往,可真正踏入到大学的殿堂时,当局者迷的心态却又让我懒惰的一面显现出来,最终没能坚持下来的这一理想,夹杂着一丝丝无奈与懊悔,随着历史长河的推移而被永远地尘封在了东城校区的图书馆之中。

 

科教楼——阴气颇重的“屠宰实验室”

 

 

       许多年以来桂医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口号:“生是桂医的人,死是桂医的标本。”我想,这么有感慨的一句话,大概就是从科教楼里面传出来的吧。不得不说这里是一个阴气很重的地方,虽然美其名曰“科教楼”,实际上却是一个胜似屠宰场的生化实验室。每天都会有成百上千只的小白鼠在这里为医学生们的研究而作出生命的贡献,也会有数十只可爱的小白兔在这里成为刀下亡魂,更有在系解实验室里长眠了数十年的尸体在等待着一波又一波的学生们来参观研究他死后仍然健硕的身躯和肌肉。

       有关这里的一切,还得从第一节系解实验课开始讲起。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穿上白衣飘飘的白大褂,想象着自己以后也会穿成这样子去悬壶济世,一种说不出来的神圣使命感油然而生。但当我踏进传说中的系解实验室时,这种感觉就迅速地从我脑海之中逃之夭夭。刚一进门就看见了一具用人体骨架搭建起来的骷髅,着实吓了我一跳,还有空气中时常弥漫着一股福尔马林独有的臭臭药水味,以及实验桌上陈列的一副副支离破碎但经过仔细保鲜的**裸的人体器官,都让我这位没见过世面的大山深处里的孩子有点吃惊,但更多的感觉还是好奇。

       第一次接触到尸体,是讲课讲到肌肉的那一章节。那时老师已经为我们讲解完了人体所有的肌肉分布,说剩下来的时间就让我们观察尸体来形成一个更具象的系统。正当我们纳闷尸体被藏在了哪一个角落的时候,老师径直走向了我所在的那个实验桌,掰开了桌上的两块钢板。卧槽!一副全身肌肉都裸露在外面的尸体赫然地呈现在了我面前,原来跟我们朝夕相处的实验桌就是保存尸体的地方啊!此时一阵冷汗已经悄然地窜上了我的后背,但大家好奇的目光却纷纷地投了过来,我的害怕也就此打消了。于是乎,四十几个人围着一具不知流传了多少年的尸体,研究着肱二头肌,斜方肌,背阔肌等肌肉的分布。挤过层层脑袋才能从夹缝中看上一眼,此时我的双目早已是泪眼朦胧,不是感动到想哭,而是被浓郁的福尔马林给熏哒!

       记得有次系解标本考试前实验室晚上面向学生开放,恰巧我跟黄景孙两个是最晚离开的。在我关好灯拉好窗帘正准备出去的时候,突然门“砰”的一声关上了!这小子居然在外面把我给关上了!此时我的心里犹如有一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顿时我就感觉到实验室里阴风阵阵的,窗帘也不自觉地往里飘,屋子里一片漆黑,想象着在冷藏中的尸体会突然间跳出来,惊慌失措的我像个精神病人一样大喊着:“救命啊!快放我出去!放我出去!”大叫几声之后我疯狂地扭动着门把手,乖乖,手心里全是汗。扭了好几转门终于开了,一出来便看见一个正在哈哈大笑的野生黄景孙,“好小子,居然耍我,看我不揍死你……!”经过这件事情以后,打死我都不会成为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的人了。

       告别了大一系解与组胚的标本生涯,大二我们就要跟小动物们打交道了。平常人印象中呱呱欢叫的青蛙,活蹦乱跳的小白鼠,萌萌哒可爱小白兔,在我们医学生眼里都不过是家常便饭的实验对象罢了。从一开始不忍心动刀残杀生灵到后来干净利索地手起刀落,刀法纯熟的背后是一只只小动物们英勇无畏的牺牲,其实我们也热爱大自然,也怜惜小动物,只不过为了人类医学事业的进步,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些常人所不能理解的苦楚。为了对得起那些逝去的生灵,我们更应该要把技术练好,更应该懂得我们肩上所要扛起的责任。正所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科教楼里我们不仅仅要学会技术,学会知识,更应该要学会的,是一颗敬畏生命,宽容自然的善良之心。

 

风华苑——家常便饭的熟悉味道


 

       第一眼看到这么优雅风骚的三个大字时,和大多数人一样,我都会不自觉地联想到这里就是大学生活动中心,展现学子们风姿才华的地方。走进去一看才知道,原来周围的菜香四溢,居然就是从这里面飘出来的。没错,这栋建筑就是我们东城校区的学生饭堂。

       香浓多汁的极品鲍鱼,垂涎欲滴的三鲜海参,入口即化的醇正燕窝,以及爽滑酥嫩的珍馐鱼翅……这些平常只能让人想入非非的美味佳肴,在我们这个小小的饭堂里啊——都没有。不过,这里却有着犹如家常便饭一样的寻常滋味,让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的学子们都或多或少地尝到了家乡的味道。虽然评价有点过高,但是桂医校区虽小,吃的东西还是不马虎的。粤菜的淡,川菜的辣,闽菜的甜,各种口味几乎都能在我们校区的食堂里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最怀念的还是大一食堂没有涨价的时候,那时候我几乎天天都在食堂里享用着午餐和晚餐。两块六毛钱的价格便能领到一份包含豆芽、茄子和热狗在内的二两饭,而且味道还不赖。于是乎有段时间我天天都一成不变地叫着那份似乎为我这种贫困山区里的孩子量身打造的二块六毛钱“豪华套餐”。直到实在是吃腻了才换一换口味,不知不觉中居然省下了不少饭钱。

       到了大二,不知是物价上涨还是学校要实现进一步的盈利,食堂里的饭菜价格都普遍涨的厉害。原本二块五或三块一份的肉菜涨到了三块五甚至是四块一份,青菜也从原来的六毛或一块涨到了一块五,米饭的价格也上涨了。从此在风华苑吃上一餐最普通的一荤一素最少也要五六块钱了。虽然价格上涨了,但怨声载道的话语却没有听到几句,食堂依然像往常那么地热闹非凡,饭菜也依然那么地津津有味,阿姨也还是那么地和蔼可亲。

       每逢十一点半到十二点这段时刻,是同学们最为煎熬的时刻。一方面是对老师四节课讲下来的内容已经出现“审美疲劳”,令一方面是咕咕乱叫的肚子早已是饥渴难耐了。所以同学们都巴不得可以出现光阴飞逝的奇迹,但愿时钟上的指针能够立马跳到十二点。等了许久,期待的铃声终于响起,同学们便纷纷像鱼儿一样地涌出教室,边说边笑地谈论着待会儿去吃点什么。此时的风华苑饭堂也迎来了一天之中的高峰期,各路学子纷至沓来,每个窗口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让人不禁唏嘘起自己真不愧为“龙的传人”。

       窗明几净的用餐环境,色香味美的缤纷菜肴,和蔼可亲的饭堂阿姨,都让我禁不住默默地为风华苑的饭堂点上一个赞。或许有同学认为其实饭菜根本就没有所说的那么好吃,但我想说口味本来就需要人去适应的,东城饭堂的味道经过了时间这位大厨的烹饪,现如今已深深地扎根在了我的每一个味蕾。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品尝过的人才会懂得。他日若有缘能再次回到这里就餐,我一定会用最为宏亮的声音去呐喊:“阿姨,先给我来一份二两饭!”

 

CR教学楼——春风化雨的教育


 

      记得入学第一次开班会的时候,我迟到了,原因就是找不到开班会的CR206在哪儿,因为实在是难以理解别人口头上跟我说的CR206究竟是哪一处地方。后来在小小的东城里我居然迷路了,还真是有点讽刺。逐渐熟悉了这里的环境我才区分出来每一栋建筑它的功能和地址,而CR,就是我们平时上课和开班会的地方。

       原以为大学跟高中一样,都会有着属于自己的座位和教室,谁知到了大学才发现不仅教室里的座位是随意坐的,就连教室也是流动的。上的第一节课是系统解剖学,给我们上课的是桂医里为数不多的教授蒋常文。只记得当时教室里坐满了人,谁都没有逃课,脑子里也没有逃课这个概念。或许大家都还沉浸在高三的那种学习氛围吧,老教授实在是枯燥乏味的讲课方式我们居然还能神清气爽地足足听了三节,还一边听一边仔细地做笔记,生怕错过了哪一个细节,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吧。后来随着大学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和灯红酒绿的各**惑,懒惰与心存侥幸的思想也在我们当中悄悄地蔓延开来。从今天的你翘一节课到明天的他翘一节课,再到后来的集体懒得去上课,怎样逃课与不被点名,也就不知不觉地成为了我们上大学的另一门必修课了。

       说到CR教学楼,就不得不说到CR206了,这是一个神奇的土地。开班会的时候我们在这里,搞活动的时候我们也在这里,推优的时候我们还是在这里,就连上某一些课程的时候我们都是在这里。这里已经成为了我们12预防班集体的一个根据地,也可以说是我们的专属教室。每一次搞活动前后我们都要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吹气球,剪彩带,挂装饰,张灯结彩,可把我们的班委们忙坏了。不过看到装扮过后的教室温馨而舒适,再苦再累的同学也会为看到像家一样的温暖而嘴角上扬,微微地一笑而过。也偶尔还能记得主题班会时我们班上的热闹情景,无论是考验智慧的“谁是间谍”还是趣味十足的“看动作猜动物”,报名参加的同学始终都是那么地活跃,观众们也时常会被间谍露馅时的尴尬和模仿动物时滑稽别扭的动作而逗得捧腹大笑。那时候我们的笑声是多么地爽朗和纯洁,也只有CR206才装得下我们天真逗逼的那些岁月。

        还记得脸上经常笑眯眯成一尊弥勒佛叫起人干活来却毫不留情的辅导员阳存吗?还记得说话嗲嗲娘声娘气经常问我们“是不是啊?是不是啊?”的奇葩桂公公吗?还记得上课几乎啥也不讲就知道抓人来提问惹得哀鸿遍野的卫统女疯子庞娟吗?还记得讲课不用课件说话气吞山河但地方口音浓重把“习题集”说成“集集集”的药理洪七公姚全瑞吗?他们都是教过我们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们,他们的教学方式形态各异,但都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向我们诠释着浅显易懂的道理。大学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缩影,折射出社会上人格的多样化。不管我们有没有从这些略微奇葩的老师们身上学到什么知识,对他们有没有啥意见,毕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恩如海我一定会铭记于心。

        东城的铃声又一次响起了,这回是上课还是下课呢?其实都已经不重要了,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那些睡觉时流在手臂上的口水,那些奇奇怪怪的医学名词,那些讲重点时拍照的“新闻发布会”,以及那些课堂上的欢声笑语,都伴随着曾经CR教学楼熟悉的铃声,一遍又一遍地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循环播放着。

 

T教——考试月的悲哀


 

       和CR一样,T教也是我们校区唯二的一幢教学楼,但与CR待遇不同的是,我们更愿意称其为“考场绞肉机”。因为它不仅充当着教学楼的角色,还是我们的考试集中营。每年的一月初和7月初,都会有一批又一批的勇士们摩拳擦掌,准备踏进这片令人闻风丧胆,哀嚎遍野的土壤,与一名叫做“期末考试”的大魔王进行着火力全开的殊死搏斗。最终有人欢喜有人愁,胜利的人们会拿着及格的令牌高呼着“60分万岁”,然后潇洒地绝尘而去。而失败的不幸者则会期待着一位名叫“补考”女神的眷顾。总之期末考试,从你进入大学以来,便会一直像只幽灵一样与你形影不离。

       而学医,则恰恰是把考试的难度又提升了一个新的档次。

       不需要你记住复杂的化学式,不需要进行天文数字般的代数运算,不需要推算难懂的质量守恒或者能量守恒,你只需要把每学期加起来厚达几千页的书籍里80%的内容背熟和把一些外国人都未必看得懂的稀奇古怪的医学名词英文弄懂就OK了。看似不用动脑的学习内容里却是难以溢于言表的苦涩,206块骨头,639块肌肉,以及不计其数的神经,还有各门各类与疾病相关的内容,学医这门苦差事真的就是谁学谁懂。当别人的大学被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悠闲自在的娱乐休闲以及甜蜜浪漫的花前月下点缀得精彩纷呈时,我们却日复一日地囿于金字塔里抱着本厚到带上街可以劈死歹徒的医学教科书在埋头苦读。

       对于已经把整本医学书看熟并且倒背如流的学霸们来说,考试自然是不成啥问题的,而对于像我这样平日里逍遥快活考试前才想起临阵磨枪抱佛脚的人来说,期末考试又该怎样安全地达标呢?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很好地让我们进化出为了考试及格不择手段使出浑身解数的无敌称霸技能,那就是——作弊。

       可能会有人对作弊这一龌蹉的行为嗤之以鼻,但你不用人家就会用,在那个时候它就是那么时常地被我们所津津乐道。关于怎样作弊它也是一门技术活,既要选择好一个“风水宝地”来避开老师们的犀利目光,又要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快速地抄到答案,不成功,便成仁。所以说作弊水太深,入门需谨慎。对于我们宿舍的这帮“老油条”来说,作弊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作弊手段也是经常地花样百件层出不穷。有提前做好小抄带进考场的,有事先在座位上写满要背的文字的,有交头接耳互传答案的,也有带手机上度娘搜索文献的,等等。总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们做不到的。但是作弊终究是一个坏习惯,尽管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它能给我们开辟出一条侥幸的捷径,但在这条捷径上我们终归是要摔倒的,摔到遍体鳞伤,直到我们望着身上那一个又一个抹不掉的疤痕时,才会想起康庄大道上原来是那么地踏实平坦。大道理谁都懂,可真正要吃亏的时候在**,谁又知道呢?

       T教考场上的阴霾还没有褪去,学医的脚步也未曾停止,半年以后这里的考场会重新安安稳稳地坐满一批人,但已经不会再是当年的我们。当学弟学妹们看到座位上写得满满都是小抄的时候,会不会也发出像我们当年一样的困惑,带着鄙视的口吻讨伐道:“学长学姐们居然在作弊!靠,桌子上满满的都是字,对于这种恶劣的行为,我只想说:‘还能不能给我也留点空间啊?’”

 

名人苑——恬静悠然的“伊甸园”


 

       这里是最容易让人忽略的一个角落,好多人呆在东城几年了几乎都忘记原来还有这么一块地方。也难怪,紧挨着校道尽头几十平方米不到的角落确实很难引起行色匆匆的路人们注意。不过,对于懂它的人来说,这里却是一个恬静优雅,鸟语花香的怡人学习环境。

       初次进入到名人苑,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当我兴致冲冲地背着书包来到图书馆准备闭关修炼时,却发现图书馆已经是人满为患了,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已是满头大汗的我只好扫兴而归。当我考虑要不要转移阵地去CR时,却发现名人苑里的石桌石椅居然难得一见地无人问津。一向喜欢安静的我便加快了匆匆的脚步,第一次坐在了这个饶有意境的地方。打开书本,一缕阳光便透过斑驳的树影洒落在了石桌上,不温不蕴,这种感觉恰到好处。看到深处时,偶尔会有一阵和煦的暖风,携来一股桂花的馨香,轻轻地拂过我的脸庞,调皮地打乱了我的思绪。于是我伸了个懒腰,起身踱步,徘徊在这个方寸见长的小天地里。惊喜地发现原来这里还有一株桃树,可惜花期已过,果实也未见饱满。环绕周围的名人雕像,镌刻在石碑上的箴言,诉说着桂医那遥远的过去。浓郁的学术熏陶,又重新燃起了我对学医最初的那份悬壶济世的渴望。

       听着蟋蟀在草丛间的低吟浅唱,看着棕榈树在微风中摇曳成双,追随着蝴蝶蹁跹的轨迹,捧着一本医书继续研读,时间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溜走。傍晚夕阳的红晕提醒着我,是时候离开这一恬静悠然的“伊甸园”了。

       那是我第一次坐在名人苑里的石凳上看书,却没料想也是最后一次。本打算以后有时间会常常光顾,却因各种原因想到来日方长而就此作罢。一晃两年过去了,即使现在有那份闲心,也没有那份闲工夫了。人生匆匆几十载,有些风景还没来得及仔细观赏,便已经悄然凋零而成为昨日黄花。所以,请珍惜你身边美好的事物吧,不要让它们成为你未来所祭奠的遗憾。未来继续在东城奋斗的学子,当你们正大步流星地穿梭在林荫校道上时,不要忘了,在校道的尽头,一直都有着那么一处不起眼的角落,在你身心疲倦的时候可以给予你最为宁静舒适的休闲之地。

 

13#宿舍——温馨怡人的避风港


 

       记得大一刚入学报道那会儿,学姐看了我的报名表说我被分配到了13#宿舍,正当我想问及宿舍的居住条件时,学姐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学弟不错耶,那是个男女混住的宿舍,这下子你可有福了。”瞬间我感觉到世界仿佛凝固了一般,联想到我的上铺或者下铺会是一个温柔可爱的花姑娘时,我顿时激动得血脉喷张,毛孔紧缩,肾上腺素急剧攀升,就差没把鼻血给喷出来了,美美地把我给乐了半天。后来入住的时候才知道,学姐所说的“男女混住”原来是指男女生分为不同的宿舍居住在13#。唉,一想到美女我的智商就下降为零了,罪过啊罪过。不过,被戏称为“鸳鸯楼”的13#已经羡煞了许多我其他学校好哥们的目光了。而13#301,也渐渐地成为了为我遮风挡雨,指引心灵归宿的温馨港湾。

       一卷凉席,一方枕头,一张床单,便组成了我最为简单的小窝,虽然一开始确实有被12人间吓到,但实际入住9个人的情况宿舍还是非常宽裕的,舍友之间的感情也是相当的和睦融洽。性格率真高大威猛的北方汉子洋哥,平时看起来挺傻做起事来却认真入迷甚至疯狂暴走的刚哥,助人为乐经常替我们捎外卖且喜欢重口味的中国好舍友鑫哥,爱讲笑话别人不笑自己却笑个不停的二逼孙康,当过两年兵烧的一手好菜的兵哥哥韦升,羽毛球游泳摄影电脑技术都一流的帅气涂涂,体格健壮热爱健身号称有八块胸肌的耀姐,痴迷网游爱好傻笑却重情重义的龙宝哥,以及喜欢吹牛爱搞恶作剧整天嬉皮笑脸的我,组成了一个最为欢乐的集体。无论是玩英雄联盟时的五人开黑,还是半夜三更我们还灯火通明的谈天说地,或是宿舍周末一起出去疯狂地旅游聚餐,我们无时不刻都能够打成一片。那些上课点名的帮忙喊到,那些考试投机的无比团结,那些一方有难八方落井下石的扯淡,集体的行动已经让我们深深地意识到彼此才是最好的伙伴。为此我们还专门买了一套舍服,虽然都已经洗到有点褪色了,但穿在身上却依然带着温度,那些消失不见的淡淡染料,也成了我们青春年少共同疯狂过的颜色记忆。

       回到13#,男女混住的“鸳鸯楼”不仅是我们东城的一大特色,也为我们男女生之间的交流与来往提供了方便,起码传递个文件啥的不用这么千里迢迢费心费力地在两栋宿舍楼之间来回穿梭了,开个小会也可以一同在楼底下商量,女生平时不够力气抬水也可以呼叫男生帮忙,相互窜寝也可以增进彼此的友谊。不过“最大受益者得奖”估计还得颁发给男生,因为相比女生,我们不必太顾忌“男女授受不亲”所带来的不便,相反,我们还可以故作高雅地倚靠在走廊边上欣赏着来来往往的妹子(别跟我说你没干过)。偶尔便会出现一两道靓丽的风景线,让人顿时心旷神怡。记得有一次我在走廊上闲得蛋疼,便朝着宿舍的屌丝们大喊一声:“快来看啊,对面的走廊上有位像林志玲的美女正在打电话呢!”于是乎一群色狼倾巢而出,蜂拥而至,挤在门边极目眺望,瞪得像铜铃一样的眼睛正在搜索着目标,边看还边问我:“林志玲在哪儿?!林志玲在哪儿?!”我一句话也没说,只在旁边咯咯地笑着,最后在舍友的一片唏嘘中我笑得更加地花枝乱颤,最后居然笑到上气不接下气差点没把我给笑死了。

       相信提起宿舍楼,人们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宿管阿姨们,相对于饭堂阿姨的和蔼可亲,13#宿管阿姨却更倾向于刚中带柔的处事态度。一方面他们要认真负责地管理好整栋宿舍的纪律与安全,另一方面她们却又是我们柔情似水亲切友好的好阿姨。

       当我们还在寝室里安睡的时候,她们已经早起为我们打开13#大楼的门;当我们在教室安心上课的时候,她们呆在枯燥的值班室里确保我们财物的安全;当我们徜徉在美丽的校园时,她们却要巡视寝室,看守大门,维护宿舍楼层的和谐与宁静。“插在门上的钥匙一定要及时拔下来”,“一定要记得关饮水机”,“一定不能在寝室里使用热得快等大功率违规电器”。这一声声看似啰嗦的话语,却是阿姨对我们关爱呵护的叮嘱。

       当然了,除了严肃执行校规校纪以外,阿姨还是我们热情友好的好朋友,特别是一位叫做黄玉华的阿姨,在我们13#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别看她一副瘦骨嶙峋弱不禁风的样子,说起话来嗓门可极具有穿透力,常常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和同学们聊起天来也是谈笑风生,滔滔不绝,对同学们的关心更是无微不至。同学们的被子忘记收了,她会提醒;同学们的饭卡钱包掉了,她会帮忙寻找或者在黑板上贴出寻物启事;同学们生活上遇到一些问题,她会给出最好的鼓励与建议。因此深深地获得了同学们的钟爱,平时同学们有啥出游聚餐活动也会叫上阿姨一起参与,买了水果或者零食的话也不忘分阿姨一点,女生们更是喜欢呆在值班室里陪阿姨聊天解闷。

       阿姨们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她们都是一些最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却又因为一些最纯真的温暖而变得不平凡,她们是东城最可爱的人。

       这个夏天,知了依然在树上不知疲倦地叫着,而我,此刻正在宿舍里收拾着行李。抬头不自觉地望向了那些贴在天花板上已经摇摇欲坠的“星星”,低头又看见了已经很久没拖有些乱糟糟的地板,曾经在301的欢笑声萦绕在了我脑海,我知道我就要离开了,此次离开也意味着不会再回来。可当我踏出宿舍楼大门的时候,我并没有回头,因为两年前一颗埋在13#名叫“家”的种子,已经悄悄地在我心里生根,发芽,长大……

 

13#天台——最接近星空的地方


 

       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多场球赛的爆冷曾让无数心碎的球迷对天台情有独钟,霎时间,天台成了人们“自寻短见”的代名词。不过,我上天台可不是为了“想不开”而跳楼。之所以跟13#宿舍楼分开来写,是因为这里是帮助我从消沉意志中走出来并满血复活和给予我无限快乐与希望的地方。

       “嘿,我来负责拉线,你跑快点,注意风向跟平衡,需要放线的时候就和我说。”月黑风高下,在13#的天台,两名不睡觉的二逼正在兴致勃勃地放着风筝。随着轻盈的步伐不断加快,手中高举的风筝也乘着风儿稳稳地飞向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夜空。对,你没有看错,在万籁俱寂别人都拥枕而眠的凌晨一两点钟,我和孙鹏飞还在宿舍楼顶上优哉游哉地玩耍着。虽然黑魆魆的夜里看不清风筝飞翔的轨迹,握在手中的线轴却能明显地感觉到风筝摇摆不定欲想挣脱的力量,手中的线放得越长,呼啸而过的风就越猛,被风筝牵着的力量也就越发强烈。不得不说这种感觉很是奇妙。

       除了在深夜里放风筝,天台还是我分享与倾诉的场所。每当我遇上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的时候,我都会邀请我的好哥们孙鹏飞与我一起来到天台上赏月聊天。虽然这上面经常会有出双入对的情侣们在卿卿我我,我们两个大男生也在鸳鸯眷侣堆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我们依然会选择一处角落静静地坐下来,顶着其他人异样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 bseagull 2014-10-31 11:11
    太长了,不好意思,我没有仔细看。但总的感觉很好,有个建议,以后考试还是不要作弊。能有好朋友谈心是个好习惯。以后路还很长,加油!
  • 悠涵 2014-11-02 14:24
    再见了,青葱岁月
  • bseagull: 太长了,不好意思,我没有仔细看。但总的感觉很好,有个建议,以后考试还是不要作弊。能有好朋友谈心是个好习惯。以后路还很长,加油!
    其实还有好多,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些文字没显示出来
  • 悠涵: 再见了,青葱岁月
    嗯,我满满的回忆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