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魏小彤的instagram日志

魏小彤的主页 » TA的所有ins日志 » 查看ins日志

琥珀的历史

10已有 392 次阅读  2015-09-14 16:12   标签李时珍  中国古代  历史  传说  黄金 
太阳、土地、水、树木、时间、生命,这些词是我们想到琥珀的第一反应,而人们对琥珀的喜爱也证明了人类的根还是深深地依恋着生命的原始野性。

       她虽没有黄金的奢华、铂金的醒目,也没有钻石的耀眼光芒,它只是静静地缀在你的胸前、耳下、手腕、颈间处,不过分张扬,却能衬出你的品位、时尚和优雅  

        琥珀是被世人称为“有机珍宝”的古老化石,不仅外表异常美丽,还凝聚着千万岁月的神秘能量

        琥珀在中国古代传说为猛虎魂魄的化身,也叫“虎魄”。宋代黄休复在《茅亭客话》中记载有老虎的魂魄入地化作琥珀的传。说明代的大药物学家李时珍也说:“虎死则精魄入地化为石,此物状似之,故谓之虎魄,俗文从玉,以其类玉也。
玉也"

         自古以来,中国对琥珀的认识,有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汉书·西域传》称作“琥珀”。《后汉书·西南夷传》称作“虎魄”《隋书·波斯传》称作“兽魄”。春秋战国时代成书的《山海经·南山经》记载:“丽之水出焉,西流注入海,其中多育沛,配之无瘕疾。”据章鸿钊考证,“育沛”也是琥珀。现在知道,尽管二千多年来用词不同,但指的都是同一事物。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明确地写出琥珀这一名称,则首见于汉初(公元前206年)陆贾的《新语·道基篇》云:“琥珀珊瑚,翠羽珠玉,山生水藏,择地而居。”根据这里的记载,我们可以说我国古代先民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认识了琥珀这种物质,并开始使用琥珀这一名称。《后汉书·郡国志》记载:“有琥珀生地中,其上及旁不生草。深者四五、八九尺。大者如斛。消去皮,中生琥珀如斗。初如桃胶,凝坚成也。”这样的说法也是相当缺乏科学性的。

         直到唐朝,《本草》的作者苏恭说:“松柏脂人地千年化为茯苓,又为千年为琥珀,再千年为璧、为江珠。”璧和江珠是黑色的琥珀,这种看法才得到不少学者的支持。诗人韦应物也不例外,有诗《咏琥珀》为据:“曾为老茯苓,本是寒松液。蛟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觑”(《韦江州集·卷八》)。在这首诗中诗人生动而科学地描述了琥珀的成因,但是,其中显然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竟把茯苓和琥珀看成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对琥珀和茯苓关系的进一步认识来自宋朝医士陈承他说:“两物皆自松而出,而所禀各异,茯苓出于阴着也,琥珀生于阳而于阴显然,陈承的看法是正确的

       在南宋初期,琥珀已被当作“商品”用来交易,并可“骤之大富”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则记载了琥珀的产地:“今金齿丽江有之”。说明琥珀产于即今云南腾冲一带

        明末清初成书的《物理小识·卷七》金石类珀类条中记载:“韩保升日:木脂皆化,而松枫为多,红如血者琥珀,出云南者上。金珀、密蜡、水珀则闽广舶来,久亦油坏。或云:近有药炼木脂蜂巢而埋
土成者。辰珀色暗不香,则黔阳以青鱼造者也。广中以油煮密蜡为金珀。太西有黄石发光,谓之密蜡,则宝石也”。该史料对琥珀的成因,也作了科学的描述,并首次记载了琥珀已有舶来品。
       到了清代谷应泰在《博物要览·卷八》中,对琥珀的产地、颜色、块体大小、成因、质量优劣和真假鉴别等作了极为详细、系统的描述。

        综上所诉,古代对琥珀认识的历史十分悠久,对大自然的产物由之前的神秘到日趋完善的认知,尤其对产地及成因的记载极为的正确和详细,不仅体现了古代先民的智慧,侧面也表达了琥珀从古至今无论琥珀的药用价值,装饰价值,还是科学价值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