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辉山兰狐的instagram日志

辉山兰狐的主页 » TA的所有ins日志 » 查看ins日志

鹤立河畔稻花香

已有 45 次阅读  2017-11-07 15:10

尹少峰  李阳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黑龙江垦区农业结构还是以小麦大豆为主的旱地种植,粮食生产单产不高总产不稳,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时有丰产不丰收的年景,1985年垦区水稻面积34.9万亩,仅占全部耕地的1%,水稻产量占垦区粮豆总产的3%,其水稻生产水平落后,单产也较低,品质也较差。

而如今,被誉为中华大粮仓的和黑龙江垦区拥有水田2220万亩,占全部粮食种植面积的52.8%,年生产水稻133.68亿公斤,占粮食总产64.9%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优质稻米主产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历经20多年发展,黑龙江垦区种植业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北大荒人在北方高寒地区创造了农业生产的人间奇迹,高纬度寒地水稻栽培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这其中,率先带领职工群众“以稻治涝”发展水稻的新华农场原场长卜文信功不可没

1965年7月,卜文信将要从东北农学院畜牧兽医专业毕业。是留在城里家人身边,找个舒适、有发展前途的工作,还是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接受磨炼。面对这个人生重大的十字路口,卜文信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他告别了父母,离开了省城哈尔滨,只身来到鹤立河农场(后合并至新华农场)八分场兽医站,从农场最基层干起。

从大城市来到偏僻落后的农场,反差虽然巨大,但卜文信没有感到失落,而是认为这里是锻炼大学生成长的广阔天地。因此,他积极勤奋工作,努力与职工群众打成一片,工作不怕吃苦受累、乐于助人,受到领导和职工群众的好评。著名作家张抗抗当年下乡在鹤立河农场八分场,她在下乡期间与卜文信夫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他们十分敬佩,多年后张抗抗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科研班有个技术员叫王春燕,大家都叫她王姐。她在“文革”前一年从东北农业大学生物系毕业,分配到这个农场搞农业科技,她爱人卜文信是学兽医专业的,两个人在八分场安了家,有两个孩子小丹和小旭。我觉得他们好像大队辅导员,让我们重温了学生时代的生活。卜大夫的医术很高明,救活过许多生病的牛马,还试验成功了对家畜外科手术的针刺麻醉,省报上还登过他的照片,报道过他的事迹,知青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王姐的性格温和,对工作十分敬业。她负责培育小麦良种,冬末便开始指导我们做种子发芽试验。开春后,每天都到试验田去,在地头给我们讲课,虽然严格却很耐心。晚饭后,她常常背着背篼(背篼里是刚一岁多的男孩儿小旭),到我们女知青宿舍来看望大家,她见到我缩在一个角落里看书,就满心喜欢,让我到她家去,煮东西给我吃,鼓励我一定要坚持自学。王姐和卜大夫的家,一到星期天常常聚满了知青。我在经历了多次的挫折后,忽然幸运地得到了两个“知识分子”大姐姐和大哥哥,精神上有了替我“撑腰”的人,心情大为振奋……是我衷心敬佩和爱戴的人。”

卜文信靠自己的勤奋与努力不断进步,从农场一位普通兽医,成长为兽医院院长、畜牧科科长、畜牧公司经理,农场副场长,农场场长。

1987年春节前,卜文信担任新华农场场长。宝泉岭管理局党委书记付朋携组织部长等人来新华农场对卜文信进行任职前谈话时说,管理局所属的三个亏损农场中延军、梧桐河农场我都不愁,最愁的是新华农场,新华包袱重、亏损多、职工亏损挂账多,工作也最难干。管理局党委相信你,希望你大胆地干,迅速改变新华农场的落后面貌,早日扭亏为盈。

卜文信当即向付朋书记表示,决不辜负领导和群众的希望,保证完成农场扭亏为盈的任务。

卜文信立下了扭亏为盈的军令状,但这并不是他脑袋一热向上级领导拍胸脯说大话,而是他深思熟虑,对新华农场打翻身仗成竹在胸。

新华农场东大甸子有耕地6万多亩,地势低洼易涝,过去一直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粮食亩产平均只有71.8公斤,东大甸子所在的12个生产队亏损1300多万元,种地职工家家挂账,成为农场沉重的经济负担。东大甸子抗涝能力极差,一遇大雨就摧毁了整年的收成,30多毫米的雨水小麦全淹,50多毫米雨水就会颗粒全无,东大甸子年年种地年年亏损,并导致新华农场年年亏损,职工已有两年开不出工资。卜文信在1986年当副场长时曾向场长建议开发东大甸子种植水稻,但因多种原因没能进行。

卜文信上任后,决定向东大甸子开战。但决议一出,反对、质疑声一片。种水稻能行吗,我们又不懂种稻技术?种稻需要资金、水田机械,这些我们都没有……

卜文信回答说,新华农场周边的莲江口农场(省劳改局所属农场)、梧桐河农场都种水稻多年,还有一个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没有技术我们可以派人去学,请专家来教,没有资金、机械我们可以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来解决。

说干就干,首先农场专门成立了东大甸子开发办公室,配合总局水利勘测设计院的专家李立峰、李宝春、张淑琴、谢秋云等人共同对东大甸子进行了系统的勘测设计,拿出了《新华农场东部涝区5万亩井灌区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档住行洪水、排除有害水、拦蓄天上水,用好地下水、协调好境外水的治水方略,在省农垦总局、宝泉岭管理局水务局、项目办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分年度得以实施。

卜文信对科技工作非常重视,对科技人员的工作生活非常关心。在农场开发东大甸子可研报告立项期间,正是深秋,初冬时节,办公室还没有供暖,他把自己靠阳面的办公室和会议室都倒出来让给总局水利局勘探设计院专家和农场科研技术人员使用,自己打游击办公,极大的调动了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开发水田种植的同时,培养了以韩典忠为代表的大批科技人员,他们有关水稻方面的论文和科技课题曾多次获得了省农垦总局、管理局的奖励。

当年对开发水稻认识不统一,确实也存在许多问题,卜文信亲自带领农业、水利、农机、财务等部门的负责人,去新华农场最边远,困难最大的三十三队和全体职工(而不是找几个职工代表)对话。倾听各种意见,有的问题当场解决,有的问题带回来研究,比如针对井水温度低的问题,农场决定拿出占本田面积2%的土地修建晒水池,通过延长水路,表层取水等措施增加水温。为排水方便,加密了排水沟,挖出的土又修成了简易的田间道。为解决生产队职工资金不足,农场先垫付全部打井及抽水设备资金,分三年还清,种子、化肥,还可以年底付钱。农户扣中棚有困难,农场把间伐的杨木杆低价卖给种植户。

与此同时,农场动员广大职工种水稻,但却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据时任农场水稻办主任韩典忠介绍,他们挨家挨户动员,遇到的却都是冷脸,有的职工不管怎么说就是不同意,有的连家门都不给开,更有甚者还放出狗撵他们走……

问题尚需解决,但农时不等人,于是,卜文信场长果断决策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会种水稻的农民带资金、技术、设备来农场种水稻。新华农场在光明日报、黑龙江日报、合江日报、农垦日报等媒体打广告,招种植水稻户。此举一出,风波又起, 农垦总局、管理局有些领导也担心引进农民会在农场中形成自然屯,提醒卜文信要慎重,卜文信在农场大会上公开说,中国都改革开放快10年了,许多大城市都可以引进外资企业,引进外国的专家、能人,一个东大甸子,低洼易涝之地,引一些能带来资金、设备的会种水稻的农民,有什么了不得,大的方向没有错,国家需要粮食,即使形成了自然屯,也无关大局,况且他们是中国人。

1987年3月,新华农场下发《关于东部五个生产队开发开放的暂行规定》,决定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将东部湿地向社会开放。欢迎场外人员和团体到东部生产队承包耕地、省水面等资源。决定对地处东部的二十三、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队等5个生产队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

1988年新年刚过,第一批来自方正、五常的有种稻技术的农民带着资金、设备来到新华农场,并迅速投入到东大甸子的水稻开发中去。这一年,农场职工不愿承包的东大甸子的低洼易涝地纷纷被外来农民开发种了水稻,共计开发水田14728亩。

刚开始时,从外地引来的种植户习惯撒播,不愿插秧。为了提高水稻种植效益,卜文信积极引进和推广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并请省农垦总局的水稻专家徐一戎和他的团队多次前来新华农场办班讲课和田间指导,通过技术培训,专家指导,典型引路等措施,使职工群众逐步提高了认识两年后全场告别了水稻直播栽培方式,应用旱育稀植插秧技术变成了职工群众的自觉行为,许多职工更新了现代化的农机设备,水稻育秧从小棚、中棚发展到集中育秧的大棚。

外来种稻农民在农场的土地上辛勤的耕耘的同时,农场从1988年开始,在东大甸子上大兴水利工程,加固了堤防110.4公里,以挡住行洪水,其中松花江干流堤防达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鹤立河等其它5条河流堤防也分别达到了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改建、扩建强排站三座以排除有害水,东大甸子上排水沟渠基本配套,基本上达到了10年一遇的排涝标准。在二十四队建设了鹤立河拦河闸,引鹤立河水灌溉农田2万多亩。并打井1000多眼以补充地表水的不足。同时,农场与鹤岗市的团结灌区、新华灌区建立了良好的场地关系,引用这两个灌区的水源灌溉农场的农田1.4亩。一个比较完整的防洪、排涝和灌溉体系基本成型,同时建设沙石化机耕路600多公里,极大的改善了东大甸子和全场的农业生产条件。

    这一年从春种到秋收,卜文信场长也几乎天天在东大甸子上,指导稻农种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水利工程工地检查、指导、监督。他脸晒黑了,人也累瘦了,看上去和种地的农民、修水利的工人没啥区别。

从春到秋,东大甸子的1.4万多亩水稻在人们的期盼中丰产丰收,尽管引进的稻农们有的人并没有完全按照农场统一的农艺标准,耕作还很粗放,有的还按过去的老经验“大把扬”种稻,水稻亩产仅有300多公斤,但还是比农场的旱田产量高很多。

虽然这个产量比卜文信预期的产量低很多,也略微有些不满意,但却让他感到非常欣慰,因为这标志着东大甸子第一年大面积种水稻成功了,紧张了一年的卜文信终于舒了一口气。

新华农场东大甸子种水稻成功的消息在全场内外也引起不小的波动,省内种稻技术的农民带着资金、设备来到新华农场,先来到稻农纷纷要求扩大水田种植面积,许多农场职工也要求加入到种稻队伍中来。

卜文信总结经验,因势利导,加快加大了东大甸子水田开发的政策引导,1988年底新华农场下发《关于完善东部地区继续引进场外人员种植水稻的有关政策》,同意农场对外承包水稻的有关规定,信守合同,符合承保体条件,连续两年盈利,年龄18—55岁之间的男性种田能手,可以在东部地区落户,不批准转为农场职工,仍属于个体水稻种植专业户。文件出台后,当年新华农场东部地区对外承包水田3172.5亩,外引水稻种植户24户,外引劳动力123人。

农场水稻办主任韩典忠说,农场职工对他们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是他们找上门动员职工群众种水稻,现在是职工群众主动找水稻办要求种稻,咨询种稻技术,纷纷主动要求参加农业技术培训。

农场职工群众种植水稻的积极性高涨,农场还专门请水稻专家来场,对水稻生产不同生长期进行技术培训,并让农场电视台把培训内容全程录了像,让水稻高产大户介绍经验、作示范,组织农场水稻办编制水稻生产各个时期的技术规范,统一技术措施,要求种稻户严格执行,保证了水稻开发又好又快进行。

到1990年,东大甸子已全部开发成水田,新华农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47063亩。这一年水稻长势也格外好,但是盛夏时节,老天却变了脸,大雨暴雨下个不停,鹤立河水位猛涨,超过了1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而当时的鹤立河堤坝只有5年一遇的防洪能力。不仅鹤立河堤有决堤的危险,刚开发的东大甸子面临毁于一旦的危险。一直关注东大甸子开发的省农垦总局局长刘文举打电话对卜文信说,“你们马上组织人力、机车上东大甸子加固鹤立河大堤,要死看死守,决不能溃堤。”于是在卜文信和李宝生书记的带领下,全场总动员,农场机关和场直属工商运建服单位组成抗洪抢险突击队全部上了大堤,大堤沿岸各队书记、队长分工分段把关,日夜在大堤上坚守。刘文举局长还亲临新华农场现场指导,特批总局财务处立即拨给新华农场10万元用于抗洪,在险情最危急时有3000多米堤段洪水同堤顶几乎持平了,500多米堤段已经发现漫水,抢险突击队用人工在堤坝上建了半米高的子堤,保住了大堤没有一处决口,经过农场上下全力以赴,终于战胜了汹涌的洪水,做到了鹤立河没有决堤,保住了东大甸子的水稻。

抗洪胜利第二年,刘文举局长拨专款给新华农场,用于加固鹤立河堤防,宝泉岭管理局成立鹤立河堤会战指挥部,调动了各农场数十台推土机加固了鹤立两岸堤防,鹤立河堤达到了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成为保卫东大甸子4万多亩稻田的一道坚固的防线。

    大灾之年,东大甸子4万多亩水稻亩产达到500公斤,比1988年增产58.7%,人均收入由1988年的738元,猛增到1045元,12个生产队全部盈利。

东大甸子再也不是遇雨就成灾的涝洼溏,不是人们谈之色变的魔沼,而是一片优质、高产、稳产的稻田,是新华农场的聚宝盆。

新华农场结束了连年亏损,农业生产实现了扭亏为盈,农场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新华农场开发水稻的同时,卜文信开始谋划农场下步的发展,利用新华农场位于佳木斯市和鹤岗市之间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

卜文信发挥自己专业知识丰富的特长,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和农垦优势发展农场畜牧业,迅速扭转畜牧业长期亏损的局面,农场建立起种鸡场、孵化场,引进了美国肉鸡新品种,建起了年屠宰50万只的肉鸡生产线及冷库,当年建厂,当年生产,当年盈利,产品畅销省内外,并远销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此外还建起了种猪场、饲料厂、养鹿场,浸油厂,实现了畜牧业产、加、销一条龙,使新华农场初步形成农业、畜牧业、工业三足鼎立的经济发展格局。

1990年5月,省农垦总局表彰1989年度先进集体,新华农场运输公司跨入先进单位行列,二十一队跨入水稻高产先进单位,十队跨入盈利超百万元生产队,粮食加工厂、屠宰冷冻加工厂、畜牧公司、物资公司跨入盈利超百万先进企业行列。

在卜文信上任前的1986年,新华农场粮豆总产40116.5吨,亩产131公斤,农场年利润61万元(注:农场场史的数字,账面盈利,农场职工累计挂账3000多万元。农场没有现资金流,机关人员发不出工资,农场职工的挂亏损账成了呆死账,农场实际是亏损)。1990年,农场粮豆粮食总产65270吨,其中47063亩水稻亩产500公斤,农场年利润317万元,农场职工全部还清了亏损挂账。

卜文信以勇闯新路的精神,用创造性的工作,仅用3年多的时间就出色地完成了宝泉岭管理局党委书记付朋任交给他的让新华农场扭亏为盈的艰巨任务。

卜文信当场长期间,他一门心思想的都是如何让农场扭亏增盈,根本没有想如何照顾家庭和关心孩子,家就是一个旅店。每天他都在不知疲倦的工作,在他的日历上全年几乎没有节假日,农忙时节家人更是很难见到他的身影。在1989年麦收时,奔波了一天的卜文信在午夜二点多时突然发病,虚脱,难受,全身出虚汗,褥子湿了一大片,他想招呼老伴帮忙,但身子却不能动,手够不到,喊不出声,说不出话,第二天早晨他才苏醒了过来。但他吃了早饭后,就又去参加农场每天7点召开的麦收领导小组碰头会,听取各单位头一天麦收工作情况和布置当天麦收重点工作,超负荷的工作终于把他累倒了。经宝泉岭管理局医院和鹤岗矿区总医院检查是心脏病,心律不齐,T波倒置……,医生说卜文信的病相当危险,但也挺幸运,只是一过性的,拣了一条命,如果心肌血管堵住了,命就没了!但以后工作不能太劳累了,需要注意休息。卜文信得病后,组织上考虑他的身体已不适合当场长,于是安排他当书记,原党委书记李宝生改任场长。

卜文信当书记不久,省农垦总局组织畜牧专家考察组到各场调研,调查农垦畜牧行业经营亏損原因,到新华农场考察4天后,看到了新华农场畜牧公司下属的各个单位都盈利,新华农场畜牧业盈利100多万元,是垦区l00多个农场中畜牧业唯一盈利的农场。考察组组长辛跃先激动的说,卜书记你干的太好了,我们都没想到新华农场的畜牧业能干的这么好!全垦区农场畜牧业都亏损,且亏损数额都不少,而唯一你们做到了盈利!我们多年想干的没能干成,而你们新华农场却干成了,如母猪拴系,仔猪高台饲养成活率高,30天断乳,180天出拦,肉鸡生产也搞得红红火火,产品远销香港日本。种禽公养,种孵化都是公养,各家各户群养肉鸡的经验值得推广。考察组一致认为,我们多年想到的事和要办的事,新华农场都实践了,回去后我们要立即向省农垦总局党委汇报新华农场的经验。

新华农场发展畜牧业的作法引起了省农垦总局领导的重视,他们更是发现了卜文信这个畜牧专家型和实干型的领导,不久,卜文信被任命为省农垦总局畜牧处处长,负责全垦区的畜牧兽医工作。

     在卜文信离开新华农场之前,农场召开了机关全体及场直各单位负责人大会,场长李宝生高度肯定了卜文信在新华农场的工作成绩,赞扬了他的优良品质,李宝生回忆起他们共同走过的艰难历程,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换来的来农场发展与变化,激动地控制不了自己,忍不往哽咽了,流下了热泪,李宝生与卜文信情不自禁的拥抱而泣,参加会的每个人都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场长、书记这对工作配合默契、彼此交心的搭档如此深厚战斗友谊给大家留下深深的印象。

几天后,当卜文信从办公室出来启程要离开新华农场时,发现从农场办公室两侧路一直到大道上很长的道路上都站满了为他送行的人。新华农场职工群众依依惜别这位为农场的经济发展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老领导,职工群众饮水思源,感谢他当年顶着巨大的压力,开发东大甸子,“以稻治涝”使农业增产增收增效,感谢他发挥专业特长发展畜牧业,使千家万户走上了致富之路,感谢他付出心血使场办企业多种经济共同发展,农场扭亏为盈。大家舍不得这位为了改变新华农场面貌不辞辛苦,积劳成疾,勤政廉政的好干部离开。

看到农场职工群众对他的感情这么深,卜文信感动得热泪盈眶,他知道在新华这些年的辛苦付出没白干,老百姓的认可让他知足了,也激励他更加努力走好下一步。

卜文信就是这样遗憾地离开了工作生活26年的新华农场,离开了一线工作的领导岗位。但是,他没有离开北大荒,鹤立河两岸的黑土地作证,他当年顶着巨大的压力,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勇当垦区水稻开发的先行者的创举已经写在了新华农场的万顷稻田里;他带动垦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多种经济发展的业绩,已深深地镌刻在北大荒的田野上。

 

1990年,新华农场东大甸子水稻规模开发的成功经验,引起了省农垦总局局长刘文举的关注,水稻抗灾性强,高产、稳产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1991年,黑龙江垦区遭遇了严重的涝灾,虽经垦区上下全力抗灾,加之多年建设的农田水利设施也有效地发挥了防灾减灾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农作物的损失,但灾害造成的损失仍十分巨大。

如何有效地规避自然灾害的损失;如何做到旱涝保收。这是刘文举局长这段时间思考最多的问题,而新华农场的东大甸子开发的成功经验、以及查哈阳等农场大力发展水稻的经验,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加之垦区著名水稻专家徐一戎向刘文举局长献上了以稻治涝,以稻致富的良策。一个加快水稻发展,以稻治涝,以稻致富的思路逐渐在刘文举局长心中形成。

1992年,垦区全面启动了“以稻治涝”结构调整战略,以稻治涝,以稻致富,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从90年**始,垦区大力发展水稻生产,水稻种植面积依次超过100万亩、500万亩、1000万亩、15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总产连续跃上50亿、100亿、150亿公斤台阶,到2011年垦区水稻种植面积超过了2000万亩,粮食总产突破200亿公斤。昔日垦区东部很多低洼易涝地,变成了稳产高产的稻田。从而使垦区的粮食产量、种植业产值、效益、职工收入实现了连年大幅度增长。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铸就北大荒已成为中华的大粮仓。

 

后记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卜文信回到魂牵梦绕、离别27年的新华农场,当年顶着巨大压力带领农场职工群众开发水田的铁汉子,如今已是体弱多病,年近八旬的老人。

车水马龙,楼房林立,展现在卜文信面前的新华农场是一个繁荣兴旺的现代化小城镇,职工群众过上了现代的城市生活,农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令卜文信感慨万千。在农场领导和越来越多闻讯赶来的陪同的职工群众簇拥下,卜文信来到他最为牵挂、朝思暮想的东大甸子。走进阡陌纵横、沟渠如织的稻田里,卜文信仿佛回到30年前带领职工群众开发水田的激情燃烧的岁月,耳畔仿佛听到铁戈金马征战涝洼塘、抢险鹤立河大堤的隆隆机声。他深情地俯下身子,抚摸着长势喜人的稻苗,不仅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在场的人们无不为之动容。一生的努力,一世的情,新华农场已深深地融入卜文信的生命里。

新华农场副场长黄虎感慨地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新华农场的历史记录了卜场长带领职工群众以稻治涝,发展畜牧业,兴办加工业,脱贫致富的艰难历程。卜场长等老一辈勤政廉政、无私奉献、敢想敢干、艰苦奋斗、拼搏创业,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不忘初心,继续努力,用开创性的工作,创造新华农场更加美好的明天。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