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疑难杂症1的instagram日志

疑难杂症1的主页 » TA的所有ins日志 » 查看ins日志

中医治疗白塞病的优势

已有 103 次阅读  2019-06-20 17:04   标签白塞病  白塞氏病  白塞病治疗 

  白塞病是一种对人体的危害很大的免疫系统疾病白塞病患者主要通过药物进行控制病情。西药治疗是很有疗效的,但是毒副作用较大。因此白塞病患者还可以通过中医进行治疗。中医治疗讲究清热解毒。通过中药的调理,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白塞氏病的出现往往给患者朋友所带来的不仅仅只是身体上的伤害,还会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并且白塞氏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容易复发较为难治的疾病,这样许多的患者朋友都十分的苦难那么中医是否真的可以治好白塞病吗?这是许多轻微白塞病的患者朋友都特别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白塞病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为素体阴虚内热,外因为感受热毒之邪,致蕴毒化腐,瘀热内盛而为病。

  病理变化为素体阴虚内热,复感热毒之邪,蕴结于内,燔灼营血,化腐成瘀,上蚀眼口,致眼口溃烂;

  下损二阴,致二阴溃烂。久则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正虚邪恋,气血俱亏测血瘀痰结,溃疡难愈。


  【诊断要点】

  1.口腔黏膜复发性溃疡,前房积脓性虹膜炎。

  外阴或生殖器溃疡等,或伴关节疼痛、皮肤结节性红斑等。

  2.血沉加快,血清C一反应蛋白阳性,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5阳性。

  【辩证分型】

  1.热毒炽盛症状:恶寒发热,口、眼、二阴赤烂,皮肤红斑明显或痤疮,烦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热毒之邪,与正交争,则恶寒发热;

  热毒播灼,血热化腐,上蚀眼口肌肤,下损二阴测见日、眼、二阴赤烂,皮肤红斑或痤疮;热毒伤津,则烦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于结;舌红,苔薄,脉滑数,均为热毒炽盛之征。


  2.肝肾阴虚症状:两国干涩赤痛,口舌生疮,二阴溃烂,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或失眠盗汗。舌红少津,苔薄或无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肝肾阴虚,虚火内炽,心肝火炎,则两国干涩赤痛,口舌生疮,五心烦热;虚热充斥,下及二阴,则二阴溃烂;肝肾阴虚,虚阳上扰测头晕耳鸣;脑髓失充,则健忘;肾虚于下,则腰膝酸软;虚热内迫,则失眠盗汗;舌红少津,苔薄或无苔,脉细数,均为肝肾阴虚,虚热内盛之征。

  3.脾肾阳虚症状:口腔及外阴溃烂,但无明显红肿,巳疼痛较轻,或小腿散在结节隐痛,伴畏寒肢冷,食欲不振,大便搪薄,腰膝酸软,下肢浮肿。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

  证候分析:病程迁延,阳证转阴。脾肾阳虚,血行瘀滞,化腐蚀肌,则口腔及外阴溃烂,阳虚势减,故无明显红肿,且疼痛也轻;阳虚痰凝血瘀,则小腿结节隐痛;脾阳虚弱,健运失常,则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肾阳虚衰,温运失司测畏寒肢冷,腰膝酸软,下肢浮肿;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均为脾肾阳虚之征。



  4.气血两虚症状:口、眼、二阴、皮肤溃疡此起彼伏,难以收敛,伴头晕目花,面色苍白,心悸失眠,神疲乏力,易汗,少气懒言等。舌淡,苔薄白,脉濡细。

  证候分析:邪恋日久,气血两虚,正不胜邪,则溃疡此起彼伏,难以收敛;清气不升,血不上荣,则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血失充,神失安养,则小心悸失眠;肺脾气虚测神疲乏力,易汗,少气懒言;舌淡,苔薄白,脉濡细,均为气血两虚之征。

  白塞氏综合证,证见眼睑、口唇局部白溃糜烂,乃因眼睑、口唇为脾所主,皆因脾气不运,湿邪内蕴,蕴久化热,湿热相搏成疳。湿热证型,见证有口臭,舌苔黄腻,尿赤,脉滑数.

  刘姓女,30岁,反复发作口唇及**溃烂白腐多年,此起彼伏,面部存留有结节性红斑,如蚕豆大,西医用激素强的松,左旋咪唑少效,口臭干苦,口粘、身重、溲赤且秽臭异常,双目干涩,饮食不馨,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按脾经湿热论治,拟“土苓百合梅草汤”合钱乙“泻黄散”加减,药用土茯苓、百合各、乌梅、生甘草、生石膏、生山栀、防风、藿香、银花各、黄连、淡竹叶、当归各,日一剂,水煎服,另处生吴萸、生山栀各等研粉晚间外敷两足心涌泉穴,药服7剂复诊,诸症基本消失,上方加蒲公英,减生石膏量再7剂巩固,随访稳定。患者的自觉症状和体征如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等是病人所企盼的。


  文章原原本本在微信公众号:白塞病晓知识,关注即可阅读,我会每天定时的发送些白塞病患者有帮助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大家都早日恢复健康


     温馨提示:文章阅读只能了解大概,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咨询解答可详细的介绍请添加北京泽元堂中医客服微信号:wslze130 电话:13366400937更多白塞病知识可关注微信公众号:白塞病晓知识 ,公众号就是为帮助白塞病患者所创建的公众平台,为患者提供,提供疾病普及,生活护理,用药禁忌,饮食指导,日常注意,身体锻炼等文章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