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yzhg901012的instagram日志

yzhg901012的主页 » TA的所有ins日志 » 查看ins日志

关于公务员考试(三)知已知彼 百战不殆:面试完全指南

13已有 237 次阅读  2010-04-13 11:08   标签公务员考试  指南  百战不殆  面试 

  一、面试的概念

  面试是考官通过与考生直接交谈或置考生于某种特定情境中观察,从而对考生的知识、能力、经验、气质和性格等基本素质进行测评的考试活动。

  二、面试的特点

  1、面试以谈话和观察为主要手段

  面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谈话。在面试过程中,主考官向应试者提出各种问题;应试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主考官能否正确地把握提问技巧十分重要。他不仅可以直接地、有针对性地了解应试者某一方面情况或素质,而且对于驾驭面试进程,营造良好的面试心理氛围,都有重要影响。比如针对应试者的特长,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使应试者进一步思索,展示其才华;当应试者的回答文不对题时,可利用提问调整话题;当应试者讲完后,可以通过短暂的沉思或补充性的追问,形成一个"缓冲区"。观察是面试过程中的另一个主要手段。在面试中,要求主考官善于运用自己的感官,特别是视觉,观察应试者的非语言行为。它不仅要求主考官在面试中要善于观察应试者的非语言行为,而且要能指明应试者的行为类型,进而借助于人的表象层面推断其深层心理。对应试者非语言行为的观察,主要有面部表情的观察和身体语言的观察。

  国外一项研究表明,在面试中,从应试者面部表情中获得的信息量可达50%以上。面试过程中,应试者的面部表情会有许多变化,主考官必须能观察到这种表情的变化,并能判断其心理。例如,应试者面部涨得通红、鼻尖出汗,目光不敢与主考官对视,便反映其自信心不足,心情紧张;应试者的目光久久盯着地面或盯着自己的双脚,默不作声,反映其内心的矛盾或正在思考;当主考官提出某一难以回答或窘迫的问题时,应试者可能目光暗淡,双眉紧皱,带着明显的焦急或压抑的神色。总之,主考官可以借助应试者面部表情的观察与分析,判断应试者的自信心、反应力、思维的敏捷性、性格特征、情绪和态度等素质特征。

  在面试过程中,除面部表情外,身体、四肢等在信息交流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手势,它具有说明、强调、解释或指出某一问题、插入谈话等作用,它是很难与口头语言分开的。

  在面试过程中,具有不同心理素质的人,其身体语言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一个情绪抑扬的人,他可能两肩微垂,双手持续地做着某个单调的动作,身体移动的速度相对较慢。而一个性格急躁的应试者,常常会无休止的快速运动手脚,双手还可能不断颤抖。一个缺乏自信和创新精神的人,会始终使他自己的双手处于与身体紧密接触的部位,头部下垂。一个人紧张或焦燥不安时,往往会出现膝盖或脚尖有节奏地抖动,手指不停地转动手里的东西,摆弄衣服,乱摸头发等。

  在面试过程中,听觉的运用也十分重要,主考官应倾听应试者的谈话,对应试者的回答进行适度的反应,当应试者的回答与所提问题无关时,可进行巧妙的引导。在倾听应试者谈话时,应边听边思索,及时归纳整理,抓住关键之处。对应试者的谈话进行分析,比如是否听懂了主考官的提问,是否抓住了问题的要害,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层次性、准确性等。还可根据应试者讲话的语音、语速、腔调等来判断应试者的性格特征等。比如声音粗犷、音量较大者多为外向性格;讲话速度快者,多为性格急躁者;爱用时髦、流行词汇者大多虚荣心较强等。

  2、面试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

  面试是主考官和应试者之间的一种双向沟通过程。在面试过程中,应试者并不是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主考官可以通过观察和谈话来评价应试者,应试者也可以通过主考官的行为来判断主考官的价值判断标准、态度偏好、对自己面试表现的满意度等,来调节自己在面试中的行为表现。同时,应试者也可借此机会了解除自己应聘的单位、职位情况等,以此决定自己是否可以接受这一工作等。所以面试不仅是主考官对应试者的一种考察,也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沟通、情感交流和能力的较量。主考官应通过面试,从应试者身上获取尽可能多的有价值信息。应试者也应抓住面试机会,获取那些关于应聘单位及职位等自己关心的信息。

  3、面试内容具有灵活性

  面试内容对于不同的应试者来说是相对变化的、灵活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面试内容因应试者的个人经历、背景等情况的不同而无法固定。例如,两位应试同时应聘档案管理岗位,一位有多年从事档案工作的经历,一位是应届档案管理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在面试中对前者应侧重于询问其多年来从事档案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对后者则应侧重于了解其对该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在校学习期间的情况。

  (2)面试内容因工作岗位不同而无法固定。不同工作岗位,其工作内容、职责范围、任职资格条件等都有所不同,例如国家技术监督局的有关技术监督岗位和国家人事部的考录岗位,无论其工作性质、工作对象,还是任职资格条件,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其面试的内容和形式都有所不同,面试题目及考察角度都应各有侧重。

  (3)面试内容因应试者在面试过程中的面试表现不同而无法固定。面试的题目一般应事先拟定,以供提问时参照。但并不意味着必须按事先拟定好的题目逐一提问,毫无变化,而要根据应试者回答问题的情况,来决定下一个问题问什么?怎么问?如果应试者回答问题时引发出与拟定的题目不同的问题,主考官还可顺势追问,而不必拘泥于预定的题目。

  总之,从主考官角度看,面试内容既要事先拟定,以便提问时有的放矢,又要因人因""(岗位)而异,灵活掌握;既能让应试者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又不能完全让应试者海阔天空地自由发挥,最好是在半控制、半开放的情况下灵活把握面试内容。

  4、面试对象的单一性

  面试的形式有单独面试和集体面试。在集体面试中多位应试者可以同时位于考场之中,但主考官不是同时向所有的应试者发问,而是逐个提问逐个测评,即使在面试中引入辩论、讨论,评委们也是逐个观察应试者表现的。面试的问题一般要因人而异,测评的内容应侧重个别特征,同时进行会相互干扰。

  5、面试时间的持续性

  面试与笔试的一个显著区别,面试不是在同一个时间展开,而是逐个地进行。笔试是不论报考人数的多少,均可在同一时间进行,甚至不受地域的限制,例如每年六月的高考,尽管报考人数数百万,且分布在全国几十个省、市和自治区,而考试时间却是统一的,因为笔试的内容有统一性,且侧重于知识考察,考察内容具体,答案客观标准,主观随意性较小,面试则不同。

  首先,面试是因人而异,主考官提出问题,应试者针对提问进行回答,考察内容不像笔试那么单一,既要考察应试者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又要考察其仪表、反应力和应变力等,因此只能因人而异、逐个进行。

  其次,面试一般由用人部门主持,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任职资格条件等不同,面试差异大,无法在同一时间进行。

  第三,每一位应试者的面试时间,不能作硬性规定,而应视其面试表现而定,如果应试者对所提问题,对答如流,阐述清楚,主考官很满意,在约定时间甚至不到约定时间即可结束面试;如果应试者对某些问题回答不清楚,需进一步追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应试者的某些情况,则可适当延长面试时间。

  6、面试交流的直接互动性

  与笔试、心理测验等人员甄选方式不同,面试中应试者的语言及行为表现,与主考官的评判是直接相连的,中间没有任何中介形式。面试中主考官与应试者的接触、交谈、观察也是相互的,是面对面进行的。主客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也是相互作用的。而在笔试、心理测验中,一般对命题人、评分人严加保密,不让应试者知道。面试的这种直接性提高了主考官与应试者间相互沟通的效果与面试的真实性。

  7、面试评价的主观性

  与笔试那样有明确的客观标准不同,面试的评价标准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性。面试官的评价往往受个人主观印象、情感、知识和经验等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考官对同一位应考者的评价往往会有差异,而且各有各的评价依据。所以,面试评价的主观性是面试的一大弱点。但另一方面,由于人的素质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考官可以把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运用到面试评价中。在这个意义上,面试的这种主观性有其独特价值。

  三、面试的分类

  面试可以根据多方面的特点对面试进行分类。下面试举八类:

  1、根据实施时模式,把面试分为口试和模拟操作试。

  口试,是考生以口头语言方式作答的面试。按照具体模式,口试还可以分为:交谈式,即考官与考生以谈话方式进行的面试;问答式,即考官逐个提出问题,考生逐个回答问题进行的面试;辩论式,即考生与考官或考生与考生双方就某个论题持相互对立的论点而进行辩论的面试;答辩式,即考生就考官的诘问进行解释、辩白的在面试;演讲式,即考生就某个题目向考官发表演说的面试模式;讨论式,即考生讨论某种问题的面试模式,如会议讨论、案例分析等;

  模拟操作试,是考生扮演一定角色完成一定的实际工作以表现自己的某项技能和面试模式。这种考试要求考生扮演一定角色,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完成实际工作

  2、依据面试的用途,面试可以分为公务员录用面试、招工面试、招兵面试、招聘面试、招生面试、晋升职务资格评定面试、职称资格评定面试等等。

  3、依据考生人数的多寡,分为个别面试和集体面试。

  个别面试就是对考生逐个进行测评;

  集体面试,是同组考官,同时、同地对若干个考生进行测评。

  4、依据面试实施的规范化程度,分为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和自由化面试。

  结构化面试,是指面试实施的内容、程序和技法在试前经过相当完整设计的面试;

  自由化面试,是对面试实施的内容、程序的技法在试前完全不确定、实施时随机而定的面试;

  半结构化面试,是试前对面试实施的内容、程序,和技法有设计、试中可以调整或部分自由确定;

  5、依据面试的功能,分为测量性面试、区分性面试、诊断性面试、预测性面试。

  测量性面试,即对考生的素质作出测量的面试;

  区分性面试,即依据面试结果把考生按素质水平区分开来的面试;

  诊断性面试,即对考生素质结构的缺隐进行测试的面试;

  预测性面试,即对考生的素质发展以及行为成就倾向等进行预测的面试。

  6、依据面试结果的使用方式,分为目标式面试和常模式面试。

  目标式面试,就是面试结果只表明考生的素质水平是否达到某一既定的目标水平,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种;

  常模式面试,就是根据考试结果对考生按素质水平高低进行排序,从而进行优劣比较的面试,结果往往分为若干档次。

  7、依据测评项目的性质,分为人格(气质性格)面试,智能(智力、能力、技面)面试,知识面试,意愿(理想愿望、情趣爱好、意志立场、态度情感)面试,体貌(形体、相貌、仪表、身体健康状况)面试。

  8、根据对考生所施加的压力大小,面试分为压力式面试与非压力式面试。

  压力式面试是指给考生设置的情境或作答要求对考生有超常的刺激,如挑衅性的、非议性的、刁难性的刺激、以便测评考生的压力很大情况下的应付素质。典型的压力式面谈,是以穷追不舍的方式连续就某事向考生发问,且问题刁钻棘手,甚至逼得考生穷于应付,考官以此种压力发问,方式逼迫考充分表现出对待难题的机智灵活性、应变能力、思考判断能力及气质性格、修养等素质;

  非压力性面试则是指在没有压力的情形下考察应试者有关方面的素质。

  四、面试的构成

  作为测评考生的面试活动,共有12个要素。即面试目的、测评项目、测评标准、面试试题、面试考官、面试考生、考生信息、考官信息、面试结果、面试时间、面试考场、面试模式。这些要素,在不同的面试活动中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表现形式。但这些要素是任何一次面试都应该具备的,缺少任何一项,面试活动都不能成立。只有合理配置这些要求,才能有好的面试效果。

  1、面试目的

  面试目的,是指通过面试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考官组织面试的目的是对考生的素质进行测评,以此作为录用合适人员的依据。考生参加面试的目的是向考官展现自身素质和优秀的方面,作为获得被录用的资格条件。

  2、测评项目

  测评项目,也叫面试内容、测评要素,是面试考官所要测评的考生的素质项目。目前实施的面试,主要模式是要素分解式,即设想考生的素质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有机体,把这个素质有机体的构成因素列出来,再选择部分因素作为测评项目。

  3、测评标准

  测评标准,是衡量考生素质的因素构成是否完整、结构是否优化、功能水平高低的参照系。

  4、面试考官

  面试考官,是对考生素质状况进行测评和实现者。面试考官在面试中地位十分重要,其职责是提出试题、全面了解考生作答情况并据此对考生素质状况做出测评结论。

  5、面试考生

  面试考生,即被测评者。面试考生,与面试考官共同构成面试活动的主体。考生与考官之间是被测评者与测评者的关系。既有共同合作的一面,也有矛盾对立的一面。

  6、测评模式

  测评模式,是指考官及考生相互活动的基本方式,主要包括考官命题方式、考生作答方式及考官评定方式。通常所指的口试和模拟操作试,是面试的两类基本模式。

  7、面试试题

  面试试题,是面试测评过程中考官发出和刺激指令,也是对考生作出一定行为反应的要求。由于面试模式的不同,面试的试题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例如问答式面试中试题表现为问题,讨论式面试中试题表现为议题,演讲面试中试题表现为演讲题目,模拟操作试中试题表现为模拟工作任务操作要求等等。

  8、考官信息

  考官信息,指面试测评过程中考官所发出的信息。最主要的考官信息,是考官对考生下达的测评指令,以及对考生的行为反应所表现的态度等。

  9、考生信息

  考生信息,指面试测评过程中考生所表现出的行为反应信息,包括自觉发出的和不自觉发出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最主要的考生信息是对考官的测评指令所作出的行为反应,即作答情况。

  10、面试时间

  面试时间,是面试活动过程在时间维度上的体现。面试时间长短,是制约面试结果的重要因素。其他条件一定时,时间越长,考官和考生间的信息交流量越大,对考生素质状况的了解就更全面、更深刻。但面试是一种样本测评活动,不可能把时间拖得无限长。因此,如何确定面试时间的长短以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交流、收集更多的信息,是很重要的问题。

  11、面试考场

  面试考场,是面试活动在空间维度上的体现。面试考场的选择和布置,对测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任何具体的面试活动,都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维度上进行的。口试中,考场就是面试室,而在模拟操作试中,考场的概念是指模拟情境,就不仅仅限于室内了。

  12、面试结果

  面试结果,也叫测评结果,是考官对考生素质状况作出的测评结论。

  上述面试的构成要素,在面试活动中有机结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这种相互关系是:面试,是在特定时间(面试时间)内和特定场合(面试考场)下,面试考官和考生测评考生的某些素质(测评项目)而进行的考试活动(面试目的)。考官与考生以一定方式(测评模式)进行信息(考官信息与考生信息)交流,考生通过一定的行为来展现自己某些素质的数量水平,如能力强弱、知识多寡,考官则以考生某些能够反映考生素质行为表现为依据,并参照一定的测评标准(测评指标及水平刻度),对考生的素质状况判断(测评结论),从而实现面试目的。
 
  五、面试主要内容

  从理论上讲,面试可以测评应试者几乎任何一种素质,但是在测评甄选实践中,我们并不是以面试去测评一个人的所有素质,而是有选择地用面试去测评它最能测评的内容。在公务员考录面试的主要内容包括:

  1、仪表风度

  这是指应试者的体型、外貌、气色、衣着举止、精神状态等。像国家公务员、教师、公关人员、企业经理人员等职位,对仪表风度的要求较高。研究表明,仪表端正、衣着整洁、举止文明的人,一般做事有规律,注意自我约束,责任心强。

  2、专业知识

  了解应试者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其专业知识是否符合所要录用职位的要求,作为对专业知识笔试的补充。面试对专业知识的考察更具灵活性和深度,所提问题也更接近空缺岗位对专业知识的需求。

  3、工作实践经验

  一般根据查阅应试者的个人简历或求职登记表的结果,作些相关的提问,查询应试者有关背景及过去工作的情况,以补充、证实其所具有的实践经验。通过工作经历与实践经验的了解,还可以考察应试者的责任感、主动性、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遇事的理智状况等。

  4、口头表达能力

  面试中应试者是否能够将自己的思想、观点、意见或建议顺畅地用语言表达出来。考察的具体内容包括:表达的逻辑性、准确性、感染力、准确性、音质、音色、音量、音调等。

  5、综合分析能力

  面试中,应试者是否能对主考官提出的问题通过分析抓住本质,并且说理透彻、分析全面、条理清晰。

  6、反应能力与应变能力

  主要看应试者对主考官所提的问题理解是否准确贴切,回答的迅速性、准确性等。对于突发问题的反应是否机智敏捷、回答恰当。对于意外事情的处理是否得当、妥当等。

  7、人际交往能力

  在面试中,通过询问应试者经常参与哪些社团活动,喜欢同哪种类型的人打交道,有哪种社交倾向和与人相处的技巧。

  8、自我控制能力与情绪稳定性

  自我控制能力对于国家公务员及许多其他类型的工作人员(如企业的管理人员)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在遇到上级批评指责、工作有压力或是个人利益受到冲击时,能够克制、容忍、理智地对待,不致因情绪波动而影响工作;另一方面工作要有耐心和韧劲。

  9、工作态度

  一是了解应试者对过去学习、工作的态度;二是了解其对现报考职位的态度。在过去学习或工作中态度不认真,做什么、做好做坏都无所谓的人,在新的工作岗位也很难说能勤勤恳恳、认真负责。

  10、上进心、进取心

  上进心、进取心强烈的人,一般都确立有事业上的奋斗目标,并为之而积极努力,表现在努力把现有的工作做好,且不安于现状,工作中常有创新。上进心不强的人,一般都是安于现状,无所事事,不求有功,但求能敷衍了事,因此对什么事都不热心。

  11、求职动机

  了解应试者为何希望来本单位工作,对哪类工作最感兴趣,在工作中追求什么,判断本单位所能提供的职位或工作条件等能否满足其工作要求和期望。

  12、业余兴趣与爱好

  应试者休闲时间爱从事哪些运动,喜欢阅读哪些书籍以及喜欢什么样的电视节目,有什么样的嗜好等,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兴趣与爱好,这对录用后的工作安排常有好处。

  此外,面试时主考官还会向应试者介绍本单位及拟聘职位的情况与要求,讨论有关工薪、福利等应试者关心的问题,以及回答应试者可能要问到的其他一些问题等。
 
  六、面试测评项目的选择

  在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面试中,选择哪些素质项目作为面试内容,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及搭配方式如何,是有规律可循的。从收集到的有关机关招考工作人员面试测评项目的测评表、法规文件、研讨文章等献资料中,共归纳出65个面试的测评项目模型作为研究样本。

  对65个模型做统计后发现:65个模型中出现的测评项目一共有26(对名称不同而实质相同的项目做了简单合并),但各个项目出现的总次数大不相同,有的在多个模型中出现,有的只在极个别模型中出现。

  这26个项目,相当程度上包括了对机关公务员应具备素质的要求,也反映了人们对面试功能的认识。有些素质项目,在面试的测评项目模型中有相当高的出现频率。以50%为界,常见的测评项目有六个:语言表达能力(109.2%);反应能力(81.5%);综合与分析能力(76.9%);实际业务知识与操作能力(58.5%);举止仪表(52.3%);逻辑思维能力(50.8%)

  这六个常见项目可以构成一个机关招考公务员面试的常见测评项目模型。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机关招考公务员的面试,要对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综合与分析能力、实际业务知识与操作能力、举止仪表、逻辑思维能力等进行测评。

  机关招考公务员面试,可以有个相当稳定的测评项目选择大纲,即《测评项目及出现频率表》中的26个项目。其中,前6个可以看作是必选项目或常选项目,而后20个是任选项目。
 
  七、面试的组合方式

  将65个样本模型中出现过的26个测评项目,按意愿素质项目(A)、智能素质项目(B)、人格素质项目(C)和知识素质项目(D)四大类归纳,可以统计分析这些模型的内容结构,即模型中项目的组合方式和项目个数。下面是大致归类的情况,稍有交叉或复重。

  A(意愿素质项目)--包括政治觉悟、政策水平、动机愿望、态度、求实精神(含责任心、诚实性)、进取精神(含事业心、进取心、成就感)、竞争意识、兴趣爱好、纪律性等项目。

  B(智能素质项目)--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综合与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际业务与操作能力、创造能力、记忆能力、听写(含速记、书法)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合作能力、自学能力、计算能力、调研能力、接受能力、注意分配能力、独创见解能力等项目。

  C(人格素质项目)--包括举止仪表、性格、气质等项目。

  D(知识素质项目)--包括综合知识面、专业知识等项目。

  65个样本模型中,ABCD四类项目的组合方式有七种《四类测评项目的七种组合方式表》如下:

  组合方式 模型数() 比例(%)

  B 18 27.7

  BAC 13 20.0

  BC 11 16.9

  BCD 7 10.8

  BACD 7 10.8

  BD 6 9.2

  BA 4 6.1

  共7 总数65 平均14.5

  每种组合方式,反映着这类模型中有几类性质的素质项目。例如BCD式,就表示这种组合方式的模型中有B(智能)C(人格)D(知识)项目。

  七种组合方式的模型数,各自占65个模型的比例,相差比较悬殊。以14.5%的平均比例(七种方式的比例之和的平均数)为线来看出B式、BAC式、BC式比较多见,B式即只有智能素质项目的模型为最常见,占三分之一弱;BCD式、BACD式、BD式都在平均比例以下,各约占10%BA式最不常见,占6.1%。由此可以推断,招考工作人员面试的测评项目模型,在七种组合方式中的选择是比较自由的,B式最常见,BA式最少见,各自被选择的可能性平均比例为14.5%

  ABCD四类项目的组合方式是有一定规则的,规则之一,就是必定有B类项目出现才能成为一种组合方式,如65个模型中就没有ACDACADCDACD七种组合方式的模型。这比较明显地反映了这样一种普遍事实:面试是作为克服笔试容易造成高分低能弊端的手段而使用的,几乎都认为面试首先应该测评考生的智能素质,摆脱传统的教育考试中笔试注重测评死记硬背知识的老套子。

  65个样本模型中,100%B类项目即智能素质,一半多的有C类项目即人格素质,三分之一多的有A类项目即意愿素质,三分之一弱的有D类项目即知识素质。具体如下:

  项目类 模型数() 比例(%)

  B 65 100

  C 38 58.4

  A 24 33.8

  D 19 29.2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