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海棠依旧的instagram日志

海棠依旧的主页 » TA的所有ins日志 » 查看ins日志

转贴:中国13亿人究竟在读谁的文章?

已有 474 次阅读  2009-08-03 10:35   标签中国 

中国13亿人究竟在读谁的文章?

文坛观察   2009-08-03 07:13   阅读4092   评论36  
字号:    

中国13亿人究竟在读谁的文章?这个问题的产生由来已久。前两天和人聊天,恰好也谈到这件事,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我觉得,全中国13亿人读得最多的文章,其实都是套板反映下的白开水文章,一个味道。在当代中国,读纯文学的人是越来越少,这从纯文学刊物发行量的不景气就能略见一斑。《收获》、《十月》、《当代》、《花城》、《人民文学》,这些全国大牌的文学刊物发行量尚且上不去,其他省级、市级的文学刊物的发行量可想而知。严正的文学读者越来越少,这也是中国文学没有经典和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从80后写手的创作情况来看,作品中多的是时尚、流行元素的泛滥,在叛逆的旗帜下,其实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生活和文字的重复。而这些年轻的一代,必将是我们将来创作的生力军和文化的传承者。联系起来看,确实令人有点悲观与担忧。

我们读得最多的读物,恐怕都是《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等刊物,这从市面上的报刊零售摊点上能够反映出来,也能从单位个人订的期刊种类反映出来。《读者》的发行量达到近1500万,其他两种等而下之,都是一个不小的数目。经常浏览杂志的人们,会有这样共同的感觉,就是以上所述期刊都有这样共同的特色:通过一件生活小事,揭示出一个生活的小哲理;而这个故事的特点是调动你刹那间的感动,而读完之后想想又好像没读过一样,没有任何记忆。不知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反正我问了身边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所谓的“小故事/大道理”的模式下,都是类似流水线上拷贝出来的似曾相识的产品。

我读书和看电视,最不喜欢看悲情(煽情)故事。比如,杂志上,多的是一个功成名就的某某,在他的背后是另一个弱智、残疾或无私的亲人或其他人的奉献,读罢,“总有一种感动令你泪流满面”。刊物都做成了催泪瓦斯、眼药水,这还有什么看头?为了刻意的感动,我们在杂志上看到的几乎全是悲情故事,这是不是有点离奇、巧合、不太靠谱?有时,作者为了表达一种所谓的高尚的感情而刻意让主人公(一般是女的)像傻子一样做一些脱离生活常识的事,令我感到不可思议,觉得这简直是一种对自己智商低下的嘲讽。一个女记者,作者(或者编剧)为了表现她工作的敬业,非要让她一个人在夜晚单刀赴会,去跟踪贩卖毒品或文物的犯罪集团,而且手机也恰好没带或没电……这样缺乏常识的编造出来的故事,不是对我们常识、智商的冒犯还是什么?

我认识一个仅读完初中的靠荐稿为生的小伙子,荐稿命中率很高。我觉得这很有点脱离常识,你试想,很多文学青年千辛万苦写作都不能换来稿费,而他仅靠初中文化就赚大把银子,是不是有点不公平?有一次,我对他说,你荐稿别人就一定会采用吗?有什么独门暗器吗?他说,其实很多文摘类杂志,一般采用的只是固定的几个人的文章,看杂志时间长了,就知道了,这是荐稿行内人的秘密。于是,他给我说了一大堆写手的名字。后来我渐渐观察,一一对应,觉得他的话是对的,刘燕敏、雪小禅、张丽钧、方冠晴、西岭雪……他们的文章在畅销报刊杂志频频亮相。如果你不信,以后看我上面所说的杂志时,看是否和我所说的一样,几乎每期都是这几个“职业写手”在跳?如果再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所谓的“荐稿人”其实也就是那么几个人,作为“荐稿”产业链条上的一环,他们功不可没。我们日常读到的杂志上的文章,就是这些写手和荐稿人集体共谋而诞生的精神食粮。

我个人觉得,文字这东西本身不能作为职业,人必须有其他职业而把文字作为一种爱好,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思想的竞技,而不是迫于生计的勉强码字。大家从这些作者可以看出,以上写手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长篇小说或者个人文集出版,他们的文章几乎都是从一点小事揭示出一点所谓的隔靴搔痒的小道理(或励志或纯情的)。如果把他们的文章集体对照来读,看上前几篇就没有看其他篇章的欲望,因为都是一个模式克隆出来的东西,经不住推敲。如果出这样的文集,纯粹是拿鸡蛋碰石头,自己的缺点会更加显露无疑。

如果一个人,或者美其名曰的自由撰稿人,老是为生计为钱而码字,这样生产出来的作品,能成为经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我们大部分人就是读这样的泡沫文字长大的。时间长了,我们就会像吸鸦片烟一样,对这些没有灵魂的文章放松警惕。这些无害但又无用的不能滋补滋润我们内心的精神食粮,其实就是我们主动掏钱买来的没有多少营养的精神快餐。如果全中国13亿人都在这样的精神家园里长大,那么,我们将面临一个没有经典和大师的时代,有的只是一种更深的精神和文化的危机。不知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悲哀?

 

分享 举报